时间: 2025-05-05 05:5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6:26
浩浩生机不尽,纭纭万物无心。
庭前桃李渐成林。
移根殊下种,种树盼成阴。
昨日东风花谢,几番疏雨春深。
青青杏子乍胜簪。
枝卑难护果,叶密易留禽。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万物却似乎无意识般地生长。庭前的桃树和李树逐渐变成了一片林木。移植树根和撒下种子,都是希望能长成荫凉的树影。回想昨日的东风吹拂,花已凋落,经历了几场细雨,春天已然深厚。青翠的杏子刚刚长出来,竟然胜过了簪子般的精致。然而枝条低矮,难以保护果实,茂密的叶子则容易吸引鸟儿停留。
作者介绍: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化,表达对生命和生长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自然法则的观察和思考。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无常。诗人以“浩浩生机”开篇,强调了春天的蓬勃生气,接着又提出“万物无心”的对比,暗示自然界的发展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诗中描绘的桃李成林,既是对自然繁茂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延续的认同。
在描写中,诗人用“移根殊下种”来表达对成长的期盼,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然而,随着“昨日东风花谢”的描写,诗人又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通过“青青杏子乍胜簪”的意象,诗人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初生的脆弱,低矮的枝干难以保护果实,密集的叶子则容易吸引鸟儿,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这些意象层层递进,最终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生机与无心)、比喻(杏子胜簪)、拟人(万物无心)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体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浩浩生机不尽”意指什么?
A. 生命短暂
B. 生机勃勃
C. 枯萎的树木
“青青杏子乍胜簪”中的“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饰品
C. 一种果实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季节?
A. 夏天
B. 冬天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