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41:30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
尚思歌吹入,千骑把霓旌。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孤寂的春山小路,仿佛再也见不到君王的踪影。古老的墙壁依然透出竹子的绿色,空旷的阁楼传来松树的声音。鸟雀在荒凉的村庄中傍晚归巢,云霞映衬着过客的情怀。我仍然怀念那悠扬的歌声,宛如千骑的华丽旌旗在空中飘扬。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杜甫一生经历了动荡的时代,目睹了社会的巨变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作以其深厚的历史感、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而著称。
创作背景:
《滕王亭子》是杜甫在春天游历时的创作,反映了他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此时的社会正经历战乱,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对往昔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惋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山的孤寂和古墙的静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繁华的追忆。首句“寂寞春山路”直接传达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冷清,仿佛在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君王不复行”则进一步揭示了权力的失落,寓意着往日的辉煌已不再。古墙与竹色的描绘,表现了历史的悠久和时间的流逝。
“虚阁自松声”中的“松声”是一种自然情感的寄托,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村落的“荒”与晚归的“鸟雀”则把诗歌的意境推向更深的孤寂,鸟雀的归巢象征着平凡生活中的一丝温暖,但又与“荒村”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环境的恶劣。
最后两句“尚思歌吹入,千骑把霓旌”则是怀念过去热闹场景的情感流露,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敏感捕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现状的失望,展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君王不复行”所指的是哪个方面的失落?
A. 个人情感
B. 社会权力
C. 自然环境
D. 经济发展
“鸟雀荒村暮”中的“荒村”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繁华
B. 寂静
C. 失落
D.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