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第一百九十四

《第一百九十四》

时间: 2025-05-10 04:54:01

诗句

黎民困逆节,残孽驻艰虞。

孰云网恢恢,自及枭獍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4:01

诗词名称: 第一百九十四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黎民困逆节,残孽驻艰虞。
孰云网恢恢,自及枭獍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民众在逆境中遭受困苦的情景,残存的恶徒依然在艰难困苦中徘徊。谁能说那张巨大的网不宽广呢?只待捕捉那些枭雄和禽兽一般的罪犯。

注释:

  • 黎民: 指普通百姓,特指在动乱或灾难中的人民。
  • 逆节: 指反叛、逆天的行为。
  • 残孽: 指残留的恶徒或罪犯。
  • 艰虞: 指艰难和忧虑。
  • 网恢恢: 比喻法律或天道的制裁是非常宽广的。
  • 枭獍: 指凶狠的罪犯,常用来形容那些危害社会的恶人。

典故解析:

“网恢恢”出自《老子》,用来形容天道循环,报应不爽。文天祥借用这一典故来表明,尽管现实中有许多罪犯逍遥法外,但最终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枢,号宋江,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斗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最终被俘而殉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国家动乱之际,文天祥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和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与悲愤,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民众的苦难入手,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与动荡。文天祥通过“黎民困逆节”开篇,直接揭示了当时百姓的悲惨处境,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而“残孽驻艰虞”则强调了那些恶徒在混乱中生存、作恶的现实,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痛心。接下来的“孰云网恢恢,自及枭獍徒”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尽管现状如此,文天祥坚信正义终将到来,恶行终将被惩治。这种信念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正义的渴望。整首诗在悲愤中又透出一丝坚定的信念,激励后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黎民困逆节”:百姓在反叛的时代中困苦不堪。
    • “残孽驻艰虞”:那些残存的恶徒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存在。
    • “孰云网恢恢”:谁能说法律的网不宽广呢?
    • “自及枭獍徒”:终究会捕捉到那些作恶的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法律比作“网”,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对正义最终胜利的期待,反映了文天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心。

意象分析:

  • 黎民: 代表普通百姓,象征着社会的基础和命运。
  • 逆节: 反映动乱时期的社会动荡。
  • 残孽: 象征邪恶的存在与顽强的抵抗。
  • : 代表法律和正义的制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黎民困逆节”中的“逆节”指的是什么? A. 反叛行为
    B. 传统节日
    C. 和平时期

  2. “孰云网恢恢”中的“网”指的是什么? A. 渔网
    B. 法律与正义
    C. 社会制度

  3. 诗中的“枭獍”指的是哪类人? A. 正义之士
    B. 平民百姓
    C. 凶狠的罪犯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第一百九十四》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但文天祥更侧重于对正义的期待,而陆游则更突出个人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诗词鉴赏与解读》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柳枝 杨柳枝 其九 杨柳枝 杨柳枝 其十 杨柳枝词 其二 杨柳枝 杨柳枝十五首 其八 和癸叔蓟门春柳词,仍借比竹馀音均 杨柳枝十五首 其十二 和癸叔蓟门春柳词,仍借比竹馀音均 杨柳枝 杨柳枝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本姓 鬷云 身心交病 反文旁的字 蚩眩 繁芜 麥字旁的字 从一以终 恢廓大度 云迷雾锁 三撇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斗米尺布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克开头的成语 蓬头跣足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