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3:10
江行第八十八
文天祥
连山暗烽燧,川谷血横流。
挥泪临大江,上有行云愁。
连绵的山峦上,烽火台暗淡无光,
河川谷地中,鲜血横流不止。
我在大江边流下泪水,
只见天上漂浮的云朵愁苦而忧伤。
“烽燧”源自古代的军事防御系统,用于警报敌情;而“血横流”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惨痛。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国家和民族面临外敌入侵,他的诗作常常寄托着对故国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控诉。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志。文天祥的诗歌以豪情壮志、悲天悯人著称,折射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此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前夕,国家危机四伏,文天祥身处战乱之中,目睹了家国的沦陷与苍生的苦难。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江行第八十八》是文天祥在国破家亡之际写的诗,充满了悲愤和爱国情怀。诗的开头通过“连山暗烽燧”描绘了战火连天的景象,烽火台的“暗”不仅是对战事的描述,更是对希望破灭的隐喻。接着“川谷血横流”更是直白地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惨烈,鲜血的流淌象征着无辜生命的逝去,令人心痛。诗人在大江边挥泪而泣,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而“行云愁”则将诗人的悲伤与自然景象结合,暗示着他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深刻,情感上激烈而真实,展现了文天祥作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无尽悲痛。文天祥通过这首诗,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控诉,也是对所有奋斗在抗敌前线的人的鼓舞。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悲剧和文人的责任感。
全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破灭的痛心,对人民苦难的关切,以及作为一名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化了诗中悲愤的情感基调,展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选择题:诗中“连山暗烽燧”中的“烽燧”指的是什么?
A. 烽火台
B. 河流
C. 山谷
D. 战士
填空题:诗中提到“川谷血横流”,这个景象反映了____(填入一个与战争相关的词)。
判断题:文天祥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