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7:22
亲炙先生已有年,深知蕴蓄冠群贤。
德全圣学相传后,心契人文未画前。
造化经纶图要妙,太虚聚散语精研。
于今遗世真无愧,祇使愚蒙痛自怜。
已与先生相交多年,深知他所蕴藏的智慧超群。
他的德行和圣学在后人中传播,
而他对人文的理解,尚未被完全描绘。
造化的经纶图谱极其巧妙,
在太虚中聚散的道理也值得深入研究。
如今他在世上留下的真实遗产,实在无愧,
只使我这个愚笨的人痛心自怜。
吴文祥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儒家传统的崇尚及对师道的尊重,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这首诗是吴文祥悼念他的老师赵考古先生所作,表达了对其深厚学识和品德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领悟其教诲的自责和遗憾。
《哭先师赵考古先生诗》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悼念诗,诗中通过对老师赵考古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师道的敬重与对知识的渴求。首句“亲炙先生已有年”表明了与老师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深知蕴蓄冠群贤”则强调了老师的智慧与德行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诗中提到的“德全圣学相传后,心契人文未画前”揭示了老师的教诲不仅在学术上深具影响力,更在于人文精神的传承。
“造化经纶图要妙”展示了自然和人生的复杂与奥妙,而“太虚聚散语精研”则是对哲学思想的探讨,表达了对老师思想深邃的敬仰。最后两句的“于今遗世真无愧,祇使愚蒙痛自怜”,一方面肯定了老师的伟大与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自责,感慨自己未能完全领悟老师的教诲。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师长的崇敬,又有对自身缺陷的反思,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教育和师道的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教师的崇敬与怀念,反映了作者对知识渴望的动力,以及因未能完全领悟老师教诲而感到的自责与惋惜。诗歌传达了教育的深远影响与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承载了具体的情感,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首诗是为了悼念哪位教师?
A. 赵考古
B. 孟子
C. 朱熹
D. 王阳明
诗中提到的“太虚”主要是指什么?
A. 物质世界
B. 形而上的虚无
C. 实际的天空
D. 思维的局限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愉快
B. 自豪
C. 自责与惋惜
D. 轻松
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可以更深入理解吴文祥对师道的尊重与对知识的渴望,体现出古代文化对教育的重视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