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时间: 2025-07-30 10:12:10

诗句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0:12:10

原文展示: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作者: 姚燧 〔元代〕

笔头风月时时过,
眼底儿曹渐渐多。
有人问我事如何,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笔下的风花雪月时常飘过,眼前的人事却逐渐增多。有人问我生活的状况如何,我只能叹息:在人海之中,生活的波澜起伏,从未有过平静的日子。

注释:

  • 笔头:指的是书写的工具,象征创作。
  • 风月: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尤其是指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
  • 儿曹:指年轻人或小辈,可能特指身边的朋友或后辈。
  • 人海阔:形容人多,社会广阔。
  • 无日不风波:形容生活中常有波折和变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燧,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生活中的点滴,常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个人的感慨与无奈,反映出当时人们在生活中经历的风波和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笔头风月”暗示了诗人的创作和梦幻,而随之而来的“眼底儿曹渐渐多”则体现了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诗人用简短的几句,勾画出了一幅人情冷暖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变迁。最后一句“人海阔,无日不风波”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人世间纷扰的无奈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邃,也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笔头风月时时过:象征着创作的灵感与美好事物的瞬间流逝。
  2. 眼底儿曹渐渐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增多,表明生活的繁杂。
  3. 有人问我事如何:表现出他人对自己生活的关心与询问。
  4.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表达了在广阔的社会中,生活总是充满波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笔头”与“风月”相结合,暗示创作中的美好与转瞬即逝。
  • 对仗:如“风月”与“儿曹”,构成了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表现出人们在社会中经历的复杂与不易,反映了生活的无常和对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笔头:象征创作与艺术,代表个人的内心世界。
  • 风月:代表美好的事物与梦幻,常带有浪漫色彩。
  • 人海:象征社会与生活的复杂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笔头风月”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琐碎
    B. 书写与创作的美好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2.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活的安宁
    B. 对生活波折的感叹
    C. 对未来的信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姚燧的《阳春曲》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前者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纷扰,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姚燧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镜屏诗二首 静斋诗题盛君明之室也 寄杨十三虞卿 己卯春许昌湖上酬王实仲弓作 回心岭 黄河 胡为乎行赠丘公美 贺兰先生诗同陈恬叔易和节度使王汉忠韵 和郑十三东斋言事二首 和郑十三东斋言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断章取意 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狞的词语有哪些 赏际 删定曹 金字旁的字 天工人代 画蛇著足 见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蝉联往复 单人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私话 以戈舂黍 兵连祸结 硬正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