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55
《鹧鸪天·遐观堂暮饮》
作者:姚燧 〔元代〕
谁道夔龙不致君。
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
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
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
莫酹刘伶荷锸。
谁说夔龙这样的神龙不能为您服务呢?
白头苍苍的离别与动乱我从未听说过。
在三秦大地上,青翠的树木生机盎然,
远处千里青山融入了暮色的云层。
我问何为事业,何为功勋?
百年之内,五十岁已成中分。
从今往后,我要酩酊大醉万八千场,
不必再让刘伶的酒杯空着。
姚燧,元代诗人,生于元初,性格豪放,常以酒作乐,作品多描绘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鹧鸪天·遐观堂暮饮》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在酒中寻找慰藉,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鹧鸪天·遐观堂暮饮》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奈。诗开头以“谁道夔龙不致君”引入,既表达了对权力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接着提到“白头离乱不曾闻”,以老年人对生活的反思,突显了诗人的人生观。
在自然描绘上,“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暮色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这些自然意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生机勃勃到愈加沉静,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最后几句“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表达了诗人放纵自己、享受生活的态度,既传达了对饮酒文化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人生短促的警醒。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感伤的生活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最终转向对享受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夔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权势与地位
C. 年龄的增长
“白头离乱不曾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无奈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自然的热爱
“从今万八千场醉”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追求功名
B. 放纵享乐
C. 对人生的绝望
《将进酒》(李白)与《鹧鸪天·遐观堂暮饮》(姚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