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禅慧寺

《禅慧寺》

时间: 2025-08-01 15:17:10

诗句

老僧搘竹面如灰,门闭寒云冷不开。

车马纷纷多少客,端知不是爱山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5:17:10

原文展示

老僧搘竹面如灰,
门闭寒云冷不开。
车马纷纷多少客,
端知不是爱山来。

白话文翻译

一位老僧人靠着竹杖,脸色如同灰色,寺门紧闭,寒冷的云雾使得寺门无法开启。来往的车马纷纷而至,有多少客人,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因为热爱这山而来的。

注释

  • 老僧:年老的僧人,代表寺庙的常住者。
  • 搘竹:用竹杖支撑自己的身体,显示出老者的虚弱。
  • 面如灰:脸色苍白如灰,暗示老僧的身体虚弱或心情沉重。
  • 门闭寒云:寺庙的门紧闭,寒冷的云雾笼罩,表现出一种孤寂和冷清的氛围。
  • 车马纷纷:形容来往的客人很多。
  • 端知不是爱山来:可以理解为“我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出于对山的热爱而来”,表达对来客动机的怀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阅,字无忌,号仲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可能是在一次游山过程中,作者对寺庙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既有对老僧孤独的同情,也有对来客动机的质疑,反映了作者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禅慧寺》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寺庙和一位老僧的形象。诗的开头“老僧搘竹面如灰”,通过“竹杖”和“灰色”的搭配,凸显了老僧的苍老和无奈,形成了对比,映衬出寺庙的冷清和凄凉。接下来的“门闭寒云冷不开”,不仅描绘了外部环境的寒冷,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和封闭。

第三句“车马纷纷多少客”则转向外部世界,描绘了来往的旅客,仿佛在反衬老僧的孤寂;而最后一句“端知不是爱山来”则揭示了对来客动机的质疑,表达了对人情世态的失望和对真正静谧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物欲与内心宁静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僧搘竹面如灰:老僧靠着竹杖,面色苍白,暗示他的衰老与孤独。
  2. 门闭寒云冷不开:寺门紧闭,寒冷的云雾遮蔽,象征着外界的孤立与内心的冷清。
  3. 车马纷纷多少客:来往的客人很多,描绘了寺庙表面的热闹。
  4. 端知不是爱山来:来客并非出于对山的热爱,流露出对世态的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僧的脸比作“灰”,增强了孤寂感。
  • 对仗:如“车马纷纷”和“爱山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寒云似乎有意阻挡人们的进入,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老僧的孤独和门外的纷繁对比,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对来客动机的质疑,反映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对真正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僧:象征着智慧与孤独。
  • 寒云:代表冷清、孤独的环境。
  • 车马:象征着世俗的喧嚣和繁杂。
  • :象征宁静和内心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僧搘竹”中的“搘”是什么意思? A. 走
    B. 倚靠
    C. 坐

  2. 诗中提到的“寒云”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寂
    C. 高兴

  3. 诗人对来客的态度是? A. 热情欢迎
    B. 疑虑和失望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禅慧寺》和王维的《山中问答》都描绘了山水与人心的关系,但阮阅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孤独与世态的冷暖,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忆旧游 其一 忆旧游 重九题师曾芝兰便面遗墨,为悟园赋 忆旧游 为周澹岩题其先世铁士先生所居秋水堂图,同杨细士韵。 忆旧游 丁亥冬三探西溪偕诸子谒两浙词人祠新河命和樊榭 忆旧游 壬辰寒食挈家游城东园 忆旧游 乙亥五日,浮家西崦,信宿石壁精舍,见湖壖渔家垂灯叠鼓,饶有节物,感时赋此。 忆旧游 题灵谷从游图 忆旧游 除夕,赠张夫人 忆旧游 和伋公公园师弟摄影 忆旧游·西湖归来,寄昭、煦二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枝脱节 干字旁的字 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鸟觜 青精君 气生气死 势欲熏心 酱瓣草 传出神经 包含攻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秀木 妄言则乱 包含鞫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包含麻的成语 毛发悚然 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