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1:16
问槐堂月色,静里苔凝,秋院封烟。
甚意都销尽,只风痕扇影,到眼堪怜。
画中时见,犹想调笔写春妍。
怎托思芝兰。随人转徙,未了因缘。
年年。枉想忆,有几许游尘,茶后镫前。
趁绿窗余沈,便云枝如素,风叶能颠。
岂知撒手成梦,遗迹世争传。
又字罢题糕,孤镫感旧同夜禅。
在问槐堂前,月光洒落,静谧的苔藓凝结,秋天的庭院笼罩着烟雾。
那种情意已然消散,只有风在扇影中留下痕迹,令人怜惜。
画中时常见,仍想提笔描绘春的妍丽。
如何寄托对芝兰的思念,随着人们的迁徙,缘分未了。
年复一年,徒然回忆,有多少游尘,在茶后灯前。
趁着绿窗的余晖,云枝如素,风中的叶子随意摇摆。
岂知一旦放手便成了梦,遗留的痕迹被世人争相传颂。
又一次写下题词,孤灯下感受旧时的禅意。
姚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姚华的作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擅长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忆旧游》是姚华在重阳节写给好友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过去游玩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静谧的秋夜景象,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忆旧游》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人们内心的思绪。诗的开头以“问槐堂月色”引入,月光和苔藓的宁静交融,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风痕扇影”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这种细微的感受让人感到深刻而真实。
诗中提到的“画中时见”,不仅表达了艺术的追求,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通过“年年”和“有几许游尘”,诗人感叹时光的无情与生活的浮沉,仿佛在告诫读者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最后的几句通过“孤镫”与“夜禅”的意象,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为深邃的境界,体现了人在面对时间与记忆时的无奈与哲思。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怀旧情怀,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思与对未来生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静谧描绘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怀旧的情感基调。
诗中“问槐堂月色”中的“槐堂”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个特定的地点
C. 诗人的名字
D. 一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芝兰”象征着:
A. 友情与高雅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孤独的生活
诗中“岂知撒手成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失去的无奈
C. 对友谊的珍惜
D. 对人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