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庭芳 赠魏德纯

《满庭芳 赠魏德纯》

时间: 2025-05-05 12:31:55

诗句

利锁名缰,恩绳爱索,兀谁不被牵缠。

但能省悟,早是具前缘。

那更苦求出离,情深处、翻作雠冤。

应知否,暗中真圣,接汝趁天元。

坚坚。

惟谨谨,收缚意马,擒捉心猿。

稍些儿放荡,损坏芝田。

日用常搜己过,居丛中、莫见他愆。

如斯做,本来一点,不许不周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1:55

原文展示

满庭芳 赠魏德纯
利锁名缰,恩绳爱索,兀谁不被牵缠。
但能省悟,早是具前缘。
那更苦求出离,情深处翻作雠冤。
应知否,暗中真圣,接汝趁天元。
坚坚。惟谨谨,收缚意马,擒捉心猿。
稍些儿放荡,损坏芝田。
日用常搜己过,居丛中莫见他愆。
如斯做,本来一点,不许不周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在情感与责任之间的纠葛,诗人指出,名利与感情就像锁链一样,让人难以摆脱。只有通过自我省悟,才能领悟到自己之前的缘分。即使在深情之中,也可能变成冤屈,因此要认识到真正的圣人是在暗中引导我们。要小心谨慎,控制自己的情感与欲望,稍有放纵就会损害本心。日常生活中常常反省自己,身处纷扰之中不要看他人的过失。这样做,最终会获得圆满的境界。

注释

  • 利锁名缰:利害的锁链和名利的缰绳,象征束缚。
  • 恩绳爱索:恩义的绳索与爱的索链,表示亲情与爱情的牵绊。
  • 省悟:自我觉悟,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与责任。
  • 情深处翻作雠冤:深情之中可能产生误解与冤屈。
  • 真圣:真正的圣人或智者,暗中引导我们。
  • 意马心猿:比喻心思不定,情感难以控制。
  • 芝田:象征内心的纯净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丹桂,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著称,善于抒发感情与思考人生。他的作品多涉及人性、情感与哲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寄情于文字,通过对情感与责任的思考,反映了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满庭芳 赠魏德纯》是一首探讨情感与责任相互牵绊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名利与情感的深刻比喻,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被外界的牵绊所束缚。诗中反复提到的“锁”、“缰”、“绳”、“索”,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令人无法挣脱。

然而,诗人也提醒我们,唯有自我省悟,才能看清这些牵绊的本质。情感的深沉往往伴随着误解与冤屈,只有通过内心的反思,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在这一过程中,诗人强调了谨慎的重要性,控制自己的欲望,反省自己的过失,才能在复杂的情感纠葛中找到真正的平和。

结尾部分的“如斯做,本来一点,不许不周圆”,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在纷扰的现实中,保持内心的圆满与和谐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哲理性与情感上相辅相成,展现了王丹桂深邃的思考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利锁名缰,恩绳爱索,兀谁不被牵缠。”:借助锁链与绳索形象,表达了名利与情感的束缚。
    • “但能省悟,早是具前缘。”:强调自我觉悟的重要性,前缘即为命中注定的关系。
    • “那更苦求出离,情深处翻作雠冤。”:欲求脱离反而导致更深的误解。
    • “应知否,暗中真圣,接汝趁天元。”:提醒人们要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引导。
    • “坚坚。惟谨谨,收缚意马,擒捉心猿。”:强调心态的坚定与谨慎,控制内心的情感。
    • “稍些儿放荡,损坏芝田。”:放纵欲望会破坏内心的纯净。
    • “日用常搜己过,居丛中莫见他愆。”:日常反省自己,关注自身的不足。
    • “如斯做,本来一点,不许不周圆。”:最终追求内心的完整与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利与情感比作锁链,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多次提到“锁”、“缰”、“绳”、“索”,形成连贯的意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情感、责任与内心的和谐,强调了自我省悟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明。

意象分析

  • 锁、缰、绳、索:象征束缚与牵绊,表现出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限制。
  • 意马心猿:象征难以控制的情感,反映了内心的纷乱。
  • 芝田:象征内心的纯洁与理想,提示人们要维护内心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利锁名缰”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束缚
    • C. 快乐
    • D. 和谐
  2. 填空题:诗中强调要控制自己的“意马”和“心猿”,暗示了对__的约束。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暗中真圣”是指外在的权威。 (对/错)

答案:

  1. B
  2. 情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探讨情感与责任。
  •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词作,表达对情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丹桂的《满庭芳》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探讨人生的哲理,但王丹桂更侧重于内心的自省,而苏轼则强调外在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元曲选》
  • 《中国古代诗词全集》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如《元代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来至桂州叶潜仲以诗相迎次韵一首 诸家牡丹已谢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戏题二绝 腊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合睡傍无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石竺山二十咏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 至日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杂咏一百首 其三十四 王戎 游水南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相残害 色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犁庭扫闾 火字旁的字 苦患 一隅之见 淫鱼 隶变 曰字旁的字 笑噅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四向 鬲字旁的字 春色撩人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