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时间: 2025-04-26 23:22:23

诗句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

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

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2:23

原文展示: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作者: 高鹗 〔清代〕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白话文翻译:

甘露洒落在瑶池之上,洗净了新妆,换来了旧的容颜。今天才让花儿并蒂相偎,慢慢地,终究是莲台的大士慈悲。明月照耀着我的思念,也让嫦娥为我痴情而念。我们一起在花前携手拜祭,恳切地,感谢杨枝和桂枝的恩赐。

注释:

  • 甘露:指天上的露水,象征着神圣的滋润。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地方。
  • 莲台:佛教中大士所座的地方,象征着慈悲。
  • 姮娥:嫦娥,月亮女神,常被寄托思念。
  • 杨枝、桂枝:指杨柳和桂花,象征着清香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鹗,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情感与自然,风格细腻而典雅。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戊申年秋天,作者与故人重逢,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人间情谊的温暖。开头以“甘露洒瑶池”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神圣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花并蒂”展现了友谊的紧密与和谐,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在表达思念时,提到“明月照相思”,不仅营造出浓浓的思乡情,也寄托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最后,通过携手拜祭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与友谊的感激,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甘露象征着滋润,洗净了瑶池的美,使之焕然一新。
    • “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今天的花儿并蒂,象征着双重的美好,莲台的大士慈悲之意暗示了祈愿。
    •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明月照耀着思念,同时也让嫦娥感同身受,表现了对情感的寄托。
    • “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携手拜祭,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甘露洒瑶池”比喻美好的情感滋润。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自然的感恩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充满温暖。

意象分析:

  • 甘露:象征着恩惠与滋润。
  • 瑶池:代表了理想与美好。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圆。
  • 花前:象征庆典与友谊的美好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甘露”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恩惠与滋润
    • C. 伤痛
  2. “今日方教花并蒂”中的“并蒂”意指什么?

    • A. 各自开放
    • B. 双重的美好
    •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词中常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与思念,而高鹗的词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七夕 浣溪沙 其一 台湾归舟晚望 浣溪沙 浣溪沙 重九 浣溪沙 浣溪沙 与淑萍姐端诚兄游重庆华岩湖畔遇雨 浣溪沙·又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乡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恁的词语有哪些 文苑英华 那的 骄子 海枯见底 污泥浊水 鼎字旁的字 包含寖的词语有哪些 不名一格 靑字旁的字 移恩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耳热眼跳 体育运动 敌不可假 身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