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37:37
太古一去浩万世,百智竞起纷修治。
交将砭刀溃疮痏,纵得平好无完皮。
倾山竭河论曲水,都投大海为酒池。
中间秫稻不满掬,日益酝酿成浇漓。
不知淳风竟何适,万手齐举招不回。
北窗清疏鸟声好,昼榻自稳闲支龟。
尘埃不到日影薄,沈簟拂拂生凉颸。
四支舒安百虑废,彷佛认得太古遗。
散魂怡愉不旁适,心肺正静无邪思。
因能不有世俗梦,独与淳气相盘嬉。
伏羲持刀刻爻画,古意荡尽无铢厘。
睡无吉凶无得失,纵欲强卦安能为。
故能独存至今日,人各己有反不知。
须知睡义大亦盛,岂独床第夸昏迷。
君子劳心事业暇,得时休息安天倪。
小人一心包万险,迨退就枕皆平夷。
使其睡心大充扩,去与君子何毫丝。
当年尝闻曲肱乐,曾及至圣宜无非。
何况於梦更有得,不见公旦因嗟衰。
後来纷纷不知乐,舍去大路趋邪歧。
竹林猖狂事饮锻,扪拨蚤虱无留衣。
好恶纸上浩万端,竟不及此亦可嗤。
蚊虻纷然始谁造,一一口吻如针锥。
食人肌肤得腹饱,不解默去犹鸣飞。
攘拳挥臂不可却,聒耳不异笙匏吹。
虽然今尚尔无奈,当有猎猎秋风时。
尔躯糜溃尔口坏,我床安稳我枕欹。
平时多贤贵不及,会日偃瞑休恬怡。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37:37
原文展示:
昼睡 王令 〔宋代〕
太古一去浩万世,百智竞起纷修治。 交将砭刀溃疮痏,纵得平好无完皮。 倾山竭河论曲水,都投大海为酒池。 中间秫稻不满掬,日益酝酿成浇漓。 不知淳风竟何适,万手齐举招不回。 北窗清疏鸟声好,昼榻自稳闲支龟。 尘埃不到日影薄,沈簟拂拂生凉颸。 四支舒安百虑废,彷佛认得太古遗。 散魂怡愉不旁适,心肺正静无邪思。 因能不有世俗梦,独与淳气相盘嬉。 伏羲持刀刻爻画,古意荡尽无铢厘。 睡无吉凶无得失,纵欲强卦安能为。 故能独存至今日,人各己有反不知。 须知睡义大亦盛,岂独床第夸昏迷。 君子劳心事业暇,得时休息安天倪。 小人一心包万险,迨退就枕皆平夷。 使其睡心大充扩,去与君子何毫丝。 当年尝闻曲肱乐,曾及至圣宜无非。 何况於梦更有得,不见公旦因嗟衰。 後来纷纷不知乐,舍去大路趋邪歧。 竹林猖狂事饮锻,扪拨蚤虱无留衣。 好恶纸上浩万端,竟不及此亦可嗤。 蚊虻纷然始谁造,一一口吻如针锥。 食人肌肤得腹饱,不解默去犹鸣飞。 攘拳挥臂不可却,聒耳不异笙匏吹。 虽然今尚尔无奈,当有猎猎秋风时。 尔躯糜溃尔口坏,我床安稳我枕欹。 平时多贤贵不及,会日偃瞑休恬怡。
白话文翻译:
太古时代已经远去,无数世代过去,人们竞相运用智慧进行治理。 就像用砭石刀治疗疮痍,即使表面平复,也无法恢复完整的皮肤。 把山川河流的水都倒入大海,仿佛变成了酒池。 中间的秫稻不足一捧,却日益酿造成浮华。 不知道淳朴的风气去了哪里,无数人齐心协力也无法挽回。 北窗下清静,鸟声悦耳,白天躺在床上,心情稳定,像乌龟一样闲适。 尘埃不沾,日影稀薄,沉甸甸的竹席上,凉风习习。 四肢舒展,百虑皆废,仿佛回到了太古时代。 心灵愉悦,不旁骛,心肺宁静,无邪念。 因此没有世俗的梦境,独自与淳朴之气相伴。 伏羲用刀刻画爻辞,古意荡然无存。 睡眠无关吉凶得失,即使强行占卜也无法改变。 因此能够存留至今,人们各自拥有却不知珍惜。 要知道睡眠的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床上的昏迷。 君子在劳心事业之余,适时休息,顺应天道。 小人心中包藏万险,一旦躺下,一切都变得平坦。 如果能扩大睡眠的心境,与君子有何区别。 当年曾听说曲乐之乐,连至圣也适宜。 何况在梦中更有所得,不见公旦因此叹息。 后来人们纷纷不知乐,舍弃正道,走向歧途。 竹林中狂饮锻造,摸索蚤虱,不留衣物。 好恶在纸上浩如烟海,竟不及此,也可笑。 蚊虻纷飞,是谁造成的,每一口吻如针锥。 吸食人肌肤以饱腹,不解默去,仍在鸣飞。 挥拳挥臂无法驱赶,聒噪如笙匏之声。 虽然现在尚且无奈,当秋风猎猎时。 你们的身躯溃烂,口吻坏掉,我的床安稳,枕头倾斜。 平时众多贤贵不及,会日躺下,休憩恬怡。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流传后世。他的诗作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心境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浮华、人心不古的忧虑,以及对淳朴古风的向往。通过对比太古时代的淳朴与现今社会的浮华,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古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淳朴古风的向往和对浮华世风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倾山竭河论曲水,都投大海为酒池”,形象地描绘了水的巨大和浮华的世风。同时,通过对睡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心境的追求,认为睡眠能够使人回归淳朴,忘却世俗的烦恼。诗的结尾通过对蚊虻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对浮华世风的批判,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太古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古风的向往和对浮华世风的忧虑。诗中通过对睡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心境的追求,认为睡眠能够使人回归淳朴,忘却世俗的烦恼。诗的结尾通过对蚊虻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对浮华世风的批判,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倾山竭河论曲水,都投大海为酒池”比喻的是什么? A. 水的巨大 B. 浮华的世风 C. 淳朴的古风 D. 宁静的心境
诗中“北窗清疏鸟声好,昼榻自稳闲支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 B. 愉悦 C. 愤怒 D. 悲伤
诗中“伏羲持刀刻爻画,古意荡尽无铢厘”比喻的是什么? A. 古意的丧失 B. 古意的保留 C. 古意的复兴 D. 古意的传承
诗中“睡无吉凶无得失,纵欲强卦安能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A. 睡眠无关吉凶得失 B. 睡眠有关吉凶得失 C. 睡眠能够改变吉凶得失 D. 睡眠能够预测吉凶得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