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道装吟

《道装吟》

时间: 2025-05-03 21:58:45

诗句

如知道只在人心,造化功夫自可寻。

若说衣巾便为道,尧夫何者敢披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45

原文展示

道装吟 邵雍 〔宋代〕

如知道只在人心,造化功夫自可寻。 若说衣巾便为道,尧夫何者敢披襟。

白话文翻译

如果明白道只在人心之中,那么探寻造化的功夫自然可以找到。 如果说穿上道士的衣巾就是道,那么我邵雍又怎敢轻易披上这衣襟呢?

注释

  • :在这里指宇宙的根本原理和道德规范。
  • 人心:指人的内心、思想。
  • 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 衣巾:指道士的服饰。
  • 尧夫:邵雍的自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诗多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简练明快。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道”的理解,他认为“道”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修养和领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道教盛行,许多人将外在的仪式和服饰视为修道的重要部分,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此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人心”与“衣巾”来阐述“道”的真正含义。首句“如知道只在人心,造化功夫自可寻”直接点明“道”的本质在于人的内心,而非外在的形式。这种观点体现了邵雍的理学思想,强调内在的修养和领悟。

第二句“若说衣巾便为道,尧夫何者敢披襟”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道”不是通过外在的服饰来体现的,而是需要通过内心的修炼和领悟。这种观点在当时道教盛行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启示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如知道只在人心,造化功夫自可寻:这句话强调了“道”的本质在于人的内心,而非外在的形式。通过“造化功夫”一词,暗示了探寻“道”的过程需要深入内心,理解自然的创造和变化。

  2. 若说衣巾便为道,尧夫何者敢披襟:这句话通过反问的方式,批判了将外在的服饰视为“道”的错误观点。邵雍自称“尧夫”,表达了自己对此的坚定立场和不敢轻易接受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人心”与“衣巾”,强调了“道”的内在本质。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和说服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道”的内在本质,批判将外在形式视为“道”的错误观点。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邵雍对“道”的深刻理解和坚定立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人心:象征内在的修养和领悟。
  • 衣巾:象征外在的形式和仪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在这首诗中强调“道”的本质在于: A. 外在的服饰 B. 人的内心 C. 自然的创造和变化

  2. 诗中的“尧夫”是指: A. 邵雍的自称 B. 一位古代的贤人 C. 一位道士

答案: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赞美莲花,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 张载的《正蒙》:阐述了理学思想,强调内在的修养和领悟。

诗词对比

  • 与道教相关的诗作对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强调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与邵雍的内在修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收录了邵雍的主要诗作和理学著作。
  • 《宋诗选注》: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选注,有助于深入理解邵雍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参军 别公安贾明府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送苏参军 题招提寺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听杜山人弹胡笳 赠岑郎中 题宋玉亭 题槿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欎浥 鼎字旁的字 毋柰 幾字旁的字 闭钳 罪魁 余钱剩米 齿字旁的字 眼乖手疾 风趣横生 溜干二净 包含逝的成语 绞丝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计然之术 衔枚疾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