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隔浦莲近

《隔浦莲近》

时间: 2025-08-01 03:49:56

诗句

愁红飞眩醉眼。

日淡芭蕉卷。

帐掩屏香润,杨花扑、春云暖。

啼鸟惊梦远。

芳心乱。

照影收奁晚。

画眉懒。

微醒带困,离情中酒相半。

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

帘卷层楼探旧燕。

肠断。

花枝和闷重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3:49:56

诗词名称: 隔浦莲近

作者: 赵闻礼〔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愁红飞眩醉眼。日淡芭蕉卷。帐掩屏香润,杨花扑春云暖。啼鸟惊梦远。芳心乱。照影收奁晚。画眉懒。微醒带困,离情中酒相半。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帘卷层楼探旧燕。肠断。花枝和闷重捻。

白话文翻译:

愁苦的红色花瓣在眼前飞舞,醉意朦胧。阳光微弱,芭蕉叶轻轻卷曲。帐子遮住了香气,杨花轻轻飘落在温暖的春云上。啼鸟惊醒了远方的梦,内心纷乱不堪。镜中影子在黄昏时分收回,画眉鸟懒得鸣叫。微微苏醒却又感到困倦,离别的情愫在酒中交织。裙腰显得瘦弱,害怕按下六么歌的曲板。帘子卷起,探望旧燕子,心如刀绞。花枝在闷闷不乐中反复捻动。

注释:

  • 愁红:指愁苦的红色花瓣,可能是指梅花或桃花,含有伤感之意。
  • 飞眩:形容因醉酒而眼花缭乱的感觉。
  • 帐掩:帐子遮住,指卧室或闺房的帷帐。
  • 杨花:杨树的花絮,轻盈飘散。
  • 离情:离别的情感,通常带有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闻礼,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描写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爱情、离别和自然景色,具有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隔浦莲近》作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可能正处于情感的纠葛之中,或是思念某个远方的人,或是经历了离别的痛苦。整个诗歌的氛围透出一种柔美而又伤感的情绪。

诗歌鉴赏:

《隔浦莲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诗中以“愁红飞眩醉眼”开篇,便让读者感受到一份强烈的情感冲击,醉意与愁苦交织在一起,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无奈的情感状态。接下来的描写中,芭蕉的轻柔、帐子的遮掩、杨花的飘落,都是春日气息的体现,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象却与内心的困惑、离情相对立,形成鲜明的对比。

“啼鸟惊梦远”一句,传达了梦境被现实打断的感觉,鸟鸣声让人从梦境中苏醒,现实的烦恼与思念顿时涌上心头。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揭示了离别所带来的深刻痛苦与孤独感,尤其是“裙腰粉瘦”,不仅描写了女子的身形,更隐含着离别后的忧伤和思念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宋代词人对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和深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红飞眩醉眼:愁苦的红色花瓣在眼前飞舞,令人感到眼花缭乱,表现出一种因情而醉的状态。
  • 日淡芭蕉卷:阳光微弱,芭蕉叶轻轻卷曲,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
  • 帐掩屏香润:帐子遮住了香气,烘托出闺房的私密氛围。
  • 杨花扑春云暖:杨花轻轻飘落,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春天的温暖交融。
  • 啼鸟惊梦远:啼鸟声惊醒了远方的梦,暗示现实对梦境的打扰。
  • 芳心乱:内心情感混乱,无法自持。
  • 照影收奁晚:黄昏时分,镜中影子被收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画眉懒:画眉鸟懒于鸣叫,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疲惫和无奈。
  • 微醒带困:微微苏醒却又感到困倦,体现出离别后的情感纠葛。
  • 裙腰粉瘦:裙腰显得瘦弱,暗示女子因思念而消瘦。
  • 帘卷层楼探旧燕:帘子卷起,寻找旧燕子,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 肠断:心如刀绞,表现出深刻的痛苦。
  • 花枝和闷重捻:花枝在闷闷不乐中反复捻动,象征着内心的无奈与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愁红”比喻内心的愁苦,将情感与花瓣相结合。
  • 拟人:将画眉鸟拟人化,赋予其懒惰的特性,表现出诗人心境。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别时的愁苦与思念,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不仅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还有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伤,深刻而动人。

意象分析:

  • 愁红:象征离愁别绪,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 芭蕉:象征春日的温柔与宁静,但又与离愁相对立。
  • 杨花:象征生命的流逝,暗示过往的甜蜜与如今的孤独。
  • 啼鸟:象征着现实对梦境的打扰,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愁红飞眩醉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无聊

  2. “啼鸟惊梦远”中的“惊”字最能传达哪种感受? A. 惊喜 B. 惊扰 C. 惊恐

  3. 诗中的“裙腰粉瘦”暗示了什么? A. 健康 B. 思念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赵闻礼的《隔浦莲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离别的愁苦,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赵闻礼则通过自然意象构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情感网络。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

相关查询

寄谢蜀帅表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 送刘北秀二首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明发窄溪晚次严州 三花斛三首 其三 兰花 七月二十三日题李亭之墨梅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木犀落尽有感二首 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 感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伏而咶天 逾越 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仰视俯育 天府之土 屮字旁的字 包含毗的词语有哪些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鹅管 见字旁的字 恣臆 竹字头的字 隐鳞藏彩 厄字旁的字 不急 包含送的词语有哪些 卵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