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17
斗百花
老友槃公院中二月榴开,属为赋之
奭良 〔清代〕
九十春光过半,
廿四风光初暖。
阶下翠盆林立,
叶底仙榴苞绽。
一簇红巾,
翻嫌燕子迟来,
遮莫海棠相伴。
缓缓开琼宴。
花若解语,
爱趁青阳烂缦。
芳意几重,
偏经雨丝风片。
节足花朝,
不须火伞当空,
领出紫红千万。
老友槃公的院子里,二月的石榴花盛开,我特地为此作赋。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温暖的二十四节气刚刚到来。
阶梯下翠绿的花盆林立,叶子底下的仙石榴花苞悄然绽放。
一簇簇红色的花瓣,似乎嫌燕子来得太迟,
不愿与海棠花相伴。
缓缓地,花朵展开了盛宴。
如果花儿会说话,
它们会趁着青阳的明媚而争相开放。
花的芳香浓郁却又几重,
偏偏在细雨和风中飘散。
等到花朝节日,
不需要火伞在空中遮挡,
就能引出那万千紫红的花朵。
奭良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情感,常常融入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此诗作于春季,诗人受朋友槃公的邀请,前往其院中赏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春天和友谊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二月的景象,主要以石榴花的盛开为主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榴花的绚烂,仿佛能感受到花瓣在阳光下轻轻摇曳的姿态。诗中提到的“红巾”寓意花朵的娇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
诗人通过“燕子迟来”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与花开的美好是多么珍贵。同时,“花若解语”则赋予花朵以生命,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整首诗在自然美与友情之间找到了平衡,透过花的盛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惆怅,体现出一种细腻的生活哲学。
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如“花若解语”,使花朵似乎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添了语言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石榴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槃公”指的是谁?
A. 诗人
B. 朋友
C. 花的名字
答案: B
“花若解语”这一句表现了什么意象?
A. 花会说话
B. 花的美丽
C. 花的情感
答案: C
诗中提到的“火伞”指的是什么?
A. 照明工具
B. 阳伞
C. 花卉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