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8:42
斗百花 腊月桃花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晓放端溪棹稳。似与武陵溪近。
波含腊月寒晖,树发艳阳春信。
开遍桃花,到处间柳遮梅,
仿佛烟斜雾嫩。细把侬芳认。
临水倚墙,紫陌红尘相映。
无言忽笑,小立东风微晕。
绣线初添,美人欲赚崔郎,
拗上一枝云鬓。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端溪的水面,轻轻地划着船,似乎与武陵溪相连。
水波中透着腊月的寒光,树木开始发出春天的信号。
桃花盛开,四处都有柳树掩映着梅花,
仿佛在烟雾中朦胧轻盈。细心辨认着你的芳香。
倚靠在水边的墙上,紫色的小路与红尘交融。
我不言语,忽然微笑,微风轻拂着我。
绣线刚刚添上,美人想要吸引崔郎,
轻轻拗起一枝如云的髻。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腊月,作者可能在游览自然景观时,感受到即将到来的春天,因而写下此诗,寄托对春天的向往。
《斗百花 腊月桃花》是一首描绘春意盎然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清晨的端溪水面,船只轻稳划过,暗示着一种宁静与安详。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运用“寒晖”与“春信”的对比,表现出冬季的寒冷与即将到来的春天的希望。桃花的绽放,柳树的遮掩,梅花的相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细腻的意象如“烟斜雾嫩”,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感,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温柔与柔情。诗人又通过“临水倚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似乎在此刻,世俗的喧嚣都被隔绝,留下了心灵的宁静。最后的“绣线初添”则将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暗示着美人对心上人的眷恋,生动地描绘了爱情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春天的桃花为引子,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热爱,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温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腊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紫陌红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宁静
B. 喧嚣
C. 伤感
D. 快乐
诗中提到的“绣线初添”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人对爱情的渴望
C. 自然的美丽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各个部分的详细分析和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斗百花 腊月桃花》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