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8:18
无复连云战鼓悲,
英风凛凛在双祠。
气吞骄虏方张日,
恨满孤城欲破时。
幽鸟自啼檐际树,
夕阳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韦意,
倚棹哀吟两鬓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孤城的悲哀。战鼓已不再响起,仿佛连云都为此感到悲伤。在双庙里,英勇的气概依然如故。面对敌人的骄 arrogance,诗人心中充满了愤恨和痛苦,尤其在孤城即将陷落时,愈发显得沉重。幽鸟在屋檐上鸣叫,夕阳孤独地照耀着路旁的碑石。诗人自言一生未曾追求奢华,今天却因悲伤而吟唱,白发已渐渐增多。
诗中提到的“双祠”,指的是为纪念英烈而建的庙宇,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历史上,中国战乱频繁,许多地方会建立庙宇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常常寄托着人民对国家安宁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无奈。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及七言律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目睹战斗的悲惨与孤城的苦楚,心中充满对故国的忧思与对英烈的缅怀。
《双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反思和对英雄的怀念。开篇以“无复连云战鼓悲”点出战事已然过去,然而悲伤却依旧挥之不去,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英风凛凛在双祠”,这不仅是在缅怀英烈,更是在表达对英勇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自然意象的运用更加突显了孤独与凄凉。“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这一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无法挽回的遗憾。诗人情感的升华在于最后两句,既有对奢华生活的拒绝,也有对人生无奈的感叹,仿佛在述说着一位在风雨中锤炼的灵魂。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悲剧和个人的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悲剧的反思,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对战争的无奈,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伤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双祠”指的是什么?
A. 战斗的地方
B. 纪念英雄的庙宇
C. 诗人的家
答案:B
“气吞骄虏方张日”中的“方张日”意指什么?
A. 战斗结束
B. 正当气势如虹的时刻
C. 太阳升起
答案:B
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排斥
C. 不在乎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