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时间: 2025-05-10 10:39:27

诗句

十月繁霜下,征人远凿空。

云摇锦更节,海照角端弓。

暗碛埋砂树,冲飙卷塞蓬。

方随膜拜入,歌舞玉门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9:27

原文展示: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徐彦伯 〔唐代〕

十月繁霜下,征人远凿空。 云摇锦更节,海照角端弓。 暗碛埋砂树,冲飙卷塞蓬。 方随膜拜入,歌舞玉门中。

白话文翻译:

十月的霜降繁重,征人远行,穿越荒凉之地。 云彩摇曳,如同锦绣的节庆,海洋映照着尖端的弓箭。 暗淡的沙漠中,砂石掩埋了树木,狂风卷起了边塞的蓬草。 征人随着膜拜进入,在玉门关内载歌载舞。

注释:

  • 繁霜:指霜降繁重。
  • 凿空:穿越荒凉之地。
  • 锦更节:比喻云彩美丽如锦绣的节庆。
  • 角端弓:指弓箭的尖端。
  • 暗碛:暗淡的沙漠。
  • 冲飙:狂风。
  • 塞蓬:边塞的蓬草。
  • 膜拜: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 玉门:指玉门关,古代边塞的重要关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彦伯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征人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唐代边塞征人的生活情景,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环境和征人的活动,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适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观和征人的活动,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征人的坚韧。诗中“十月繁霜下,征人远凿空”描绘了边塞的严酷环境,而“云摇锦更节,海照角端弓”则通过美丽的意象对比,展现了征人的豪情。后两句“方随膜拜入,歌舞玉门中”则表现了征人在边塞生活中的适应和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唐代边塞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月繁霜下,征人远凿空”:描绘了边塞的严寒和征人的艰辛旅程。
  • “云摇锦更节,海照角端弓”:通过美丽的意象,展现了征人的豪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暗碛埋砂树,冲飙卷塞蓬”: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自然环境的恶劣。
  • “方随膜拜入,歌舞玉门中”:表现了征人在边塞生活中的适应和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摇锦更节”将云彩比喻为锦绣的节庆,增强了诗句的视觉美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十月繁霜下”与“征人远凿空”,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环境和征人的活动,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适应,展现了征人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 “繁霜”、“暗碛”、“冲飙”:描绘了边塞的严酷环境。
  • “云摇锦更节”、“海照角端弓”:展现了征人的豪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膜拜”、“歌舞”:表现了征人在边塞生活中的适应和乐观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摇锦更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方随膜拜入,歌舞玉门中”表现了征人的什么态度? A. 悲观 B. 乐观 C. 无奈 D. 愤怒

  3. 诗中“十月繁霜下,征人远凿空”描绘了什么? A. 边塞的美丽景色 B. 边塞的严寒和征人的艰辛旅程 C. 征人的家乡 D. 征人的豪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征人的生活和情感。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

诗词对比:

  • 徐彦伯的《相和歌辞。胡无人行》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描绘了边塞征人的生活,但徐彦伯的诗更注重描绘自然环境和征人的情感,而王昌龄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征人的豪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徐彦伯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彦伯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秋 至广州第七十七 改题万安县凝祥观 得船难 金陵驿·其一 己卯十月五日予入燕狱今三十有六旬感兴一首 重阳 题苏武忠节图 寄惠州弟 过邵伯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考问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喻结尾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乖僻邪谬 疑神疑鬼 明飉飉 万里之望 荣椽 包含遑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铭记不忘 包含匏的词语有哪些 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外阃 桀黠擅恣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