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鹊桥仙 寿胡紫山

《鹊桥仙 寿胡紫山》

时间: 2025-05-07 18:52:30

诗句

秋香悬桂。

光风转蕙。

掩尽寻常花卉。

西城来往已风流,更点检、生涯次第。

堂名休逸。

策扶流憩。

占尽闲中风味。

鸡声兔动已扶头,红日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2:30

原文展示

《鹊桥仙 寿胡紫山》
作者:王恽

秋香悬桂。光风转蕙。掩尽寻常花卉。
西城来往已风流,更点检生涯次第。
堂名休逸。策扶流憩。占尽闲中风味。
鸡声兔动已扶头,红日上山时。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香气弥漫在桂花中,清风轻轻拂动着蕙草,
掩盖了寻常的花卉。
西城的人们来来往往,已经显得风流倜傥,
我更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人生次序。
在这堂屋中不再追求闲逸,
我策马乘风,享受这其中的妙趣。
鸡鸣声起,兔子活动,时光已然流逝,
红日正缓缓升起,映照着山峦。

注释

  • 香悬桂:指桂花的香气弥漫,桂花为秋季的代表花卉。
  • 光风转蕙:光风指的是清风,蕙草是一种香草,象征着秋天的清新。
  • 掩尽寻常花卉:指秋天的美丽使得其他花卉显得平凡。
  • 西城来往已风流:指西城中的人们风流倜傥,表现出了一种生活的洒脱。
  • 鸡声兔动已扶头:鸡鸣和兔子活动象征着早晨的开始,时光的流逝。
  • 红日上山时:红日指日出,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充满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1288年-1359年),字景山,号西崦,元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以清丽见长,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鹊桥仙 寿胡紫山》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有关。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传达了一种对闲逸与人生的反思。

诗歌鉴赏

《鹊桥仙 寿胡紫山》通过对秋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歌的开头以“秋香悬桂”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而“光风转蕙”则让人联想到微风中蕙草的摇曳,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美丽。

接下来的“掩尽寻常花卉”则是对周围景物的观察,表现了秋天的桂花和蕙草是多么的引人注目,以至于其他花卉都显得黯然失色。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西城来往已风流”一语,带有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人生的多姿多彩。紧接着,诗人自我审视,强调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价值的追求,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最后几句则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鸡鸣和兔子的活动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香悬桂:描绘深秋时节,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2. 光风转蕙:描写清风轻拂蕙草,表现出秋日的清新气息。
  3. 掩尽寻常花卉:秋天的美丽使得其他花卉显得普通,突出了桂花的独特魅力。
  4. 西城来往已风流:表现西城生活的繁华,带有一种对生活的欣赏和羡慕。
  5. 更点检生涯次第:提醒自己更要认真审视生活的阶段,反映出一种哲学思考。
  6. 堂名休逸:在这堂屋中不再追求闲适的生活,显示出一种向上的精神。
  7. 策扶流憩:骑马乘风,享受生活中的乐趣,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8. 鸡声兔动已扶头: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时光的流逝感。
  9. 红日上山时:描绘日出时分,给人以希望和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鸡声兔动”与“红日上山”,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现象,赋予其情感与生命,使诗歌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诗中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对人生的认真态度和对生命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着高洁和美好,常与秋天相联系。
  • 蕙草:代表着清新、优雅的气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
  • 鸡声兔动: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表现了日常生活的活力。
  • 红日:代表着希望与未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鹊桥仙 寿胡紫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恽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光风转蕙”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寒冷的冬天
    B. 清新的秋天
    C. 炎热的夏天
    D. 温暖的春天

  3. “鸡声兔动已扶头”中的“扶头”意为: A. 头发
    B. 头顶
    C. 早晨
    D. 高兴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与王恽的《鹊桥仙》同样描写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但《登高》更多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而《鹊桥仙》则传达了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示了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作 长命缕 杂题二首 冯燕歌(一作沈下贤诗) 少仪 华(一作花)下二首 诗品二十四则。实境 诗品二十四则。委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真籍 原始见终 爻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变节 之乎也者 包含岂的成语 衣褒带博 皮字旁的字 宁为鸡口,毋为朋 包含欣的词语有哪些 靓妆艳服 嚣聒 酣遨 双人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蟹匡蝉緌 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