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22
避车尘,调蟋蟀,甘称闭户先生。
多事乘轩还过访,方知人重功名。
黄金不与侬厮认,原是床头冰冷。
何物误人田二顷,散与酒徒须尽。
躲避车尘,调整蟋蟀的鸣叫,我甘愿做个闭门不出的人。
常常有朋友乘车来访,我才明白世人重视功名。
金钱与我无缘,只是床头的冰冷。
是什么东西误了我两顷的田地,散尽与酒徒共饮吧。
董以宁,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露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闲适为主题,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对官场失望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迷惘。
这首《思越人•高轩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避车尘,调蟋蟀”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喧嚣世界的逃避,渴望在宁静中与自然相伴。接着,诗人提到“多事乘轩还过访”,暗示自己虽然有友人来访,但内心却感到功名的沉重与无奈。随着“黄金不与侬厮认”,诗人对财富的冷漠态度愈加明显,表明其追求的并不是物质的富裕,而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后半部分的“何物误人田二顷”则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对自己曾经拥有的土地的遗憾,象征一种失去和对自然的思念,最后以“散与酒徒须尽”收尾,表达了对放纵与享乐的无奈和对自身选择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功名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强调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闭户先生”指的是:
A. 隐士
B. 官员
C. 学者
D. 商人
诗人对黄金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冷漠
C. 追求
D. 失望
什么物品让诗人感到遗憾?
A. 酒
B. 田地
C. 房子
D.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