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5:03
减字木兰花 洪光寺柏径
作者: 沈岸登 〔清代〕
峰盘十八。翠盖阴连苔磴滑。
人影西东。杖底香云木末钟。
绣幢斜矗。初日高林红未足。
倚定层栏。圆殿无尘佛火寒。
这首诗描绘了洪光寺的美丽景色。山峰环绕,翠绿的树冠遮蔽了阳光,苔藓的小路显得湿滑。人影来来往往,手杖支撑着,香云缭绕,寺中的钟声隐隐传来。绣幢斜斜地矗立,初升的太阳照耀在高大的树林上,红色的光芒尚未完全洒满。诗人倚靠在栏杆上,看到圆形的殿堂里没有尘埃,佛火显得格外寒冷。
作者介绍:沈岸登,清代诗人,生于富裕家庭,擅长诗词,作品多以山水、寺庙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游览洪光寺时,描绘了寺庙的幽静美景,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热爱。
这首《减字木兰花 洪光寺柏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洪光寺的宁静与优雅。诗中对环境的描写生动形象,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开篇的“峰盘十八”便让人感受到高耸的山峰,随之而来的“翠盖阴连苔磴滑”更是将自然环境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幽静,更传达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人影西东”和“杖底香云木末钟”展现了游人的宁静心境与寺庙内的氛围,钟声与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个静谧的世界。而“绣幢斜矗”一句则引入了寺庙的神秘感,暗示着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两句“倚定层栏。圆殿无尘佛火寒。”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风景的描摹,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敬仰,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峰盘十八”指的是多少座山峰?
A. 十
B. 十五
C. 十八
D. 二十
“倚定层栏”中的“层栏”指的是什么?
A. 栏杆
B. 墙壁
C. 树木
D. 阶梯
诗中提到的“佛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温暖
B. 寒冷
C. 炽热
D. 迷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