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重忆西岩访旧

《重忆西岩访旧》

时间: 2025-04-28 02:13:19

诗句

摐甗声中宿雨晴,白云闲傍马头生。

东邻茅屋新烟起,南涧石桥春水平。

野鸟见多还问姓,山花开尽不知名。

故人宅近青松下,未到柴门已出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3:19

重忆西岩访旧

作者:郭奎 〔明代〕

原文展示:

摐甗声中宿雨晴,
白云闲傍马头生。
东邻茅屋新烟起,
南涧石桥春水平。
野鸟见多还问姓,
山花开尽不知名。
故人宅近青松下,
未到柴门已出迎。


白话文翻译:

在铛铛的饭煲声中,宿夜的雨已停,
白云悠闲地缠绕在马头旁。
东边邻居的茅屋冒出了新的炊烟,
南边的小溪石桥上春水平缓。
田野中的鸟儿见得多了,反而还来问我的姓氏,
山中的花儿已经开尽,我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
老朋友的家就在青松之下,
我还未到柴门,他早已出门迎接。


注释:

  • 摐甗声:指炊具发出的声响,象征着生活的气息。
  • 宿雨晴:宿夜的雨已经停了,表示天气转好。
  • 白云闲傍:白云悠闲地靠近,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茅屋新烟起:描述了邻居家冒出的炊烟,象征着生活的温暖。
  • 春水平:春天的水面平静,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 问姓:野鸟对人类的好奇与亲近。
  • 山花开尽:山里的花朵已经开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青松下:故人家就在青松的庇护下,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老友重逢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重访故友之时,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朋友的珍视。


诗歌鉴赏:

《重忆西岩访旧》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抒情诗,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回忆起与老友相聚的美好情境。开头的“摐甗声中宿雨晴”,以细腻的生活场景引入,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空气与生活的气息。接着,白云悠闲地环绕在马头旁,诗人用“闲”和“傍”两个字,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诗中描绘的村庄生活场景,东邻的茅屋冒起新烟,南涧的石桥水面平稳,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和谐。野鸟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后两句提到故人宅近青松下,未到柴门已出迎,表现出老朋友之间的亲密与温暖,传递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的温暖。诗人在自然中寻觅友谊,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摐甗声中宿雨晴:从生活的琐事入手,展现一种细致的生活情景。
  • 白云闲傍马头生:将自然与生活相结合,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 东邻茅屋新烟起:对邻居生活的温暖描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安详。
  • 南涧石桥春水平:通过水的平静,反映出春日的宁静与和谐。
  • 野鸟见多还问姓: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山花开尽不知名: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自然无常的感慨。
  • 故人宅近青松下:友谊的温馨与自然的和谐相结合。
  • 未到柴门已出迎:展现友谊的真挚,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云悠闲”,将云与人的状态相结合,增加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野鸟问姓,赋予了自然生命,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摐甗声:生活的气息,温暖的家庭氛围。
  • 白云:自由与宁静,象征着悠闲的生活状态。
  • 茅屋、新烟:农村生活的温馨,家园的安详。
  • 春水:代表生机与希望。
  • 野鸟:自然的生动,人与自然的亲密。
  • 青松:象征着坚韧与长久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摐甗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饭煲声
    D. 鸟鸣声

  2. 诗中“南涧石桥春水平”中,春水象征着什么? A. 哀伤
    B. 生机
    C. 荒凉
    D. 忧愁

  3. 诗人在描述故人时用到的自然意象是什么? A. 竹子
    B. 青松
    C. 桃花
    D. 柳树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汪伦》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郭奎的《重忆西岩访旧》与李白的《赠汪伦》,两者都展现了乡情与友情,但郭奎更侧重于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如梦令(五之一) 风流子 春词绝句五首 还自广陵四首 抱瓮 广陵五题其五次韵子由题光化塔 满庭芳·晓色云开 无题二首 其一 纳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沙结尾的成语 青字旁的字 万物之宜 支柱 气冲冲 骠骏 能伸能缩 趑趄嗫嚅 机会成本 力字旁的字 金石之交 鼠字旁的字 白结尾的成语 弛落 熊腰虎背 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