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3:19
作者:郭奎 〔明代〕
摐甗声中宿雨晴,
白云闲傍马头生。
东邻茅屋新烟起,
南涧石桥春水平。
野鸟见多还问姓,
山花开尽不知名。
故人宅近青松下,
未到柴门已出迎。
在铛铛的饭煲声中,宿夜的雨已停,
白云悠闲地缠绕在马头旁。
东边邻居的茅屋冒出了新的炊烟,
南边的小溪石桥上春水平缓。
田野中的鸟儿见得多了,反而还来问我的姓氏,
山中的花儿已经开尽,我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
老朋友的家就在青松之下,
我还未到柴门,他早已出门迎接。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老友重逢的温暖。
作者介绍: 郭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重访故友之时,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朋友的珍视。
《重忆西岩访旧》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抒情诗,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回忆起与老友相聚的美好情境。开头的“摐甗声中宿雨晴”,以细腻的生活场景引入,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空气与生活的气息。接着,白云悠闲地环绕在马头旁,诗人用“闲”和“傍”两个字,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诗中描绘的村庄生活场景,东邻的茅屋冒起新烟,南涧的石桥水面平稳,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和谐。野鸟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后两句提到故人宅近青松下,未到柴门已出迎,表现出老朋友之间的亲密与温暖,传递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的温暖。诗人在自然中寻觅友谊,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摐甗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饭煲声
D. 鸟鸣声
诗中“南涧石桥春水平”中,春水象征着什么?
A. 哀伤
B. 生机
C. 荒凉
D. 忧愁
诗人在描述故人时用到的自然意象是什么?
A. 竹子
B. 青松
C. 桃花
D. 柳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