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王克让

《答王克让》

时间: 2025-07-27 08:31:53

诗句

万国烟尘海沸波,夕阳谁复倒回戈。

华戎杂处衣冠少,吴楚封疆壁垒多。

说客成名惟季子,功臣改辙在隋何。

故山猿鹤应相诉,桂树丛生带薜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1:53

原文展示

诗词名称: 答王克让
作者: 郭奎 〔明代〕

万国烟尘海沸波,
夕阳谁复倒回戈。
华戎杂处衣冠少,
吴楚封疆壁垒多。
说客成名惟季子,
功臣改辙在隋何。
故山猿鹤应相诉,
桂树丛生带薜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四面八方的战争烟尘弥漫,海面波涛汹涌;夕阳西下,谁能让历史倒流,重回昔日的和平?中原的华夏与外族混杂,衣冠之士却寥寥无几;吴楚之间的封疆与壁垒却愈加坚固。为了名声,仍然是季子(指季布)那样的说客,而功臣的成就却在隋朝时被改写。故乡的猿鹤或许会相互诉说,桂树繁茂,藤萝缠绕。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国:指四面八方的国家,表示战争的广泛性。
  • 烟尘:战斗时产生的烟雾与尘土,象征战争的混乱。
  • 华戎:指华夏民族与戎狄等外族的混杂。
  • 衣冠:指文化人或士人。
  • 说客:指以口才谋取利益的人。
  • 季子:指汉代的季布,以口才闻名。
  • 功臣: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人。
  • 改辙:改变道路,意指改变原有的成就或历史。
  • 故山:故乡之山,寓意思乡情感。
  • 猿鹤:猿猴与仙鹤,象征故乡的生灵。
  • 桂树:象征故乡的繁荣与美好。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桂树旁,象征自然的交融。

典故解析:

  • 季子:季布是汉代著名的游说家,象征口才与谋略。
  • 功臣改辙:指历史上许多功臣的成就被后人重新理解或篡改的现象,反映历史的复杂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奎,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作者借助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景象和历史的变迁,展示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首联“万国烟尘海沸波”,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混乱,突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接着“夕阳谁复倒回戈”,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遗憾,历史如夕阳般不可逆转。中间几句提及华夏与外族的混杂,反映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而“说客成名惟季子”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口才与权谋的追捧,表现了对功名的冷嘲热讽。最后两句则以自然意象回归,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整体上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与自身命运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国烟尘海沸波:描绘战争的混乱与动荡,四面八方的国家纷争不断,海面波涛汹涌,象征着不安定的局势。
  • 夕阳谁复倒回戈: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无法重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 华戎杂处衣冠少:中原文化与外族混合,但真正的文化人却寥寥无几,反映出文化的衰退。
  • 吴楚封疆壁垒多:吴楚之间的分界和壁垒象征着分裂与隔阂,反映出国家的动荡不安。
  • 说客成名惟季子:强调了当时社会对口才与权谋的关注,揭示了当时的价值观。
  • 功臣改辙在隋何:历史上的功臣,最终被历史遗忘或重新解读,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
  • 故山猿鹤应相诉: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生灵也在诉说着离别的情感。
  • 桂树丛生带薜萝: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着故乡的繁荣和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夕阳”比拟历史的不可逆转。
  • 对仗:整首诗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桂树、薜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及历史变迁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的无奈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尘:象征战争的混乱与动荡。
  • 夕阳:代表历史的流逝与不可逆转。
  • 华戎:代表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 猿鹤:象征故乡的生灵与思乡情感。
  • 桂树:象征故乡的繁荣与美好。
  • 薜萝:象征自然的交融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代表战争的混乱?
    A. 夕阳
    B. 烟尘
    C. 桂树
    D. 薜萝

  2. “说客成名惟季子”中的“季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孔子
    B. 季布
    C. 张良
    D. 司马迁

  3.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深切思考?
    A. 自然
    B. 家庭
    C. 国家命运
    D.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比较郭奎的《答王克让》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在战争背景下表达对国家和故乡的思念,但郭奎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更直接地描绘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历史的沉思:明代文学与社会》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傅寄庵宫谕册封周藩 罗中实兵宪过枉山斋次韵 丙辰午日水灾纪事 计偕北上过飞来寺留题 送顺德令尹倪葵明赴上考 赠房师新兴杨大尹考绩北上 禺山精舍 从师李云谷登高象岭次仲蕃家伯韵 次李宗伯韵 夏日同李小湾宗伯招同何象冈宫詹韩月峰司城酌城北徐定国园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凿空投隙 有火虫 珍魄 弃割 三瓜两枣 救饥拯溺 遐慕 皮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圈定 无踪无影 盈车嘉穗 黄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包含丽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毫的成语 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