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05
寄刘彦基同知(二首)
作者: 郭奎 〔明代〕
南浦登楼一曲歌,
江花潭影照青蛾。
谢安不与人同乐,
天下苍生奈若何。
在南浦登楼时唱了一曲歌,
江边的花和潭中的倒影映照着我的青蛾。
谢安却不与他人同乐,
那天下的苍生又该如何呢?
作者介绍: 郭奎,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郭奎对社会现状感到忧虑之时,他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绘南浦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依恋。同时,诗人提到谢安这一历史人物,暗示了自己对社会与他人快乐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悲伤的情感。前两句描绘了优美的江南景致,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而后两句则转向对社会的关切,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哀叹与无奈。诗歌在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社会深沉的思考与对人情冷暖的敏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情冷暖的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陶渊明
b) 谢安
c) 杜甫
答案: b) 谢安
“天下苍生奈若何”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心?
a) 自然
b) 个人情感
c) 社会民生
答案: c) 社会民生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登山
b) 登楼唱歌
c) 游船
答案: b) 登楼唱歌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郭奎的《寄刘彦基同知》与李白的《将进酒》,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前者侧重于对社会的关怀与个人的孤独,后者则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情与乐观态度,呈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