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家傲 兴济道中

《渔家傲 兴济道中》

时间: 2025-05-06 19:27:37

诗句

袅袅秋风凄卫水,归舟一叶秋风里。

短发未梳眠乍起,三十里,快帆亦会归人意。

漫说东方饥欲死,白粮连舫趋燕市。

三老相逢作吴语,空索米,长安半是侏儒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7:37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兴济道中
作者: 戴澳 〔明代〕

袅袅秋风凄卫水,归舟一叶秋风里。
短发未梳眠乍起,三十里,快帆亦会归人意。
漫说东方饥欲死,白粮连舫趋燕市。
三老相逢作吴语,空索米,长安半是侏儒耳。

白话文翻译:

在袅袅的秋风中,河水显得凄凉,归来的小舟在秋风里摇曳。
我刚刚醒来,短发未梳,远行的三十里路,快帆也总是能赶得上归人的意愿。
人们满口抱怨东方的饥荒,白粮的船只纷纷驶向燕市。
三位老者相逢时说着吴语,空手索要米粮,长安城里半数都是侏儒。

注释:

  • 袅袅:轻柔地、细微地;形容风的微弱。
  • 凄卫水:指水面凄凉的景象。
  • 归舟一叶:归来的小舟像一片叶子一样漂浮。
  • 短发未梳:形容刚刚醒来,还未整理头发。
  • 三十里:指距离,强调归家的路途不远。
  • 快帆:指迅速的船帆。
  • 漫说:随意地说。
  • 东方饥欲死:形容东方地区发生饥荒,民众困苦。
  • 白粮连舫:指运送白米的船只。
  • 三老:三位年长者,可能是指渔民或当地居民。
  • 吴语:指江南地区的方言。
  • 空索米:徒劳地索求粮食。
  • 侏儒:形容人身材矮小,可能暗指一些社会底层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澳是明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与民生,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秋风、归舟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艰难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渔家傲 兴济道中》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秋日情景的词作。开篇以“袅袅秋风凄卫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秋日氛围,极富画面感。诗中“归舟一叶”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归家的渔船在秋风中的孤独与无助,暗示着诗人对于归属的渴望与思索。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短发未梳眠乍起”自我描写,表现出一种惺忪未醒的状态,似乎在反映出生活的忙碌与不易。诗中“快帆亦会归人意”,表达了对归家的期待,尽管路途遥远,心中始终盼望着能回到温暖的家乡。

而后,诗人转向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漫说东方饥欲死”,则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饥荒问题,体现了人们生存的困境。“白粮连舫趋燕市”则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对温饱的渴求。最后,两位老者的相逢与对话,增添了人情味,同时也暗示社会底层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中,勾勒出一个凄凉却又真实的江南秋日图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对人性弱点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袅袅秋风凄卫水:描绘了秋风轻拂水面的情景,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2. 归舟一叶秋风里:归来的小舟在秋风中轻轻漂浮,表现出孤独与无助。
  3. 短发未梳眠乍起:诗人刚醒,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忙碌与困乏。
  4. 三十里,快帆亦会归人意:即使路程遥远,诗人依然期待归家。
  5. 漫说东方饥欲死:表达对社会饥荒的关切,反映民众的困苦。
  6. 白粮连舫趋燕市:展示粮食的运输与生活的艰辛。
  7. 三老相逢作吴语:描绘三位老者的相遇,增添了生活气息。
  8. 空索米,长安半是侏儒耳:揭示了底层人民的窘迫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归舟一叶”,形象地比喻了小舟的孤独。
  • 拟人:如“快帆亦会归人意”,使得帆仿佛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短发未梳”与“眠乍起”,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展开,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传达了渔民的生活困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2. 归舟:象征着归属与思乡之情。
  3. 短发:象征着生活的忙碌,未整理的状态。
  4. 白粮:象征着温饱与生存的基本需求。
  5. 吴语:代表地方文化与生活的真实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秋天的风
    • C. 夏日的雨
      答案:B
  2.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归乡的渴望?

    • A. 描述路途的艰辛
    • B. 描写秋风的凄凉
    • C. 描述归舟的情景
      答案:C
  3. 诗中“东方饥欲死”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社会困境的关心
    • C.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家傲》系列作品,如《渔家傲·秋思》。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

诗词对比

  • 比较戴澳的《渔家傲》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二者都描写了自然与生活,但戴澳更侧重对民生困境的关注,辛弃疾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始得西山宴游记 早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渔翁 捕蛇者说 小石潭记 归田 遣悲怀三首·其一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使东川。江花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卖友求荣 斗字旁的字 高科 无家可奔 龍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草立 不解衣带 髟字旁的字 似懂非懂 繐幕 包含惛的词语有哪些 醮辞 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致太平 包含甿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毳的词语有哪些 介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