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3:28
书裙曾累逐客,坠钗能谤酔翁。宁作经学博士,勿为曲子相公。
曾经因书裙而被逐出门外,坠落在地的钗子能污蔑醉酒的老翁。我宁愿做一个研究经典的博士,也不愿当一个唱曲子的相公。
“书裙曾累逐客”中的“书裙”可能指的是读书人,象征着知识与学问,而“逐客”则暗示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排斥或困境。整体上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反思。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道明,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评论家,曾任官职,致力于诗词的创作,风格多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境遇艰难之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对知识的渴望,展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刘克庄在《六立二首答陈天骥长短句》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书裙曾累逐客”,用书生的形象引入,暗示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中的困境,因为求学问而被排挤,显示出一种无奈和悲哀。接着“坠钗能谤酔翁”,用钗子坠落来比喻名声的受损,暗示即使是醉酒的老者也可能因小事而受到诽谤,进一步反映出社会的不公与无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宁作经学博士,勿为曲子相公。”这句诗道出他宁愿追求知识与真理,也不愿意屈从于世俗的娱乐与浮华。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虽然外界环境艰难,但内心依然追求真理与知识的决心。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凝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感,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与对理想的执着。
诗中“书裙”指代什么?
A. 书生
B. 布裙
C. 酒杯
D. 鱼竿
诗人宁愿成为哪个身份?
A. 曲子相公
B. 经学博士
C. 文人雅士
D. 商人
诗中的“坠钗”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名声的受损
C. 学问的高低
D.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