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城关

《金城关》

时间: 2025-05-10 09:01:00

诗句

惊涛急浪打城头,独上河关百尺楼。

远树不遮千里目,青崖白岭古凉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1:00

原文展示:

惊涛急浪打城头,独上河关百尺楼。
远树不遮千里目,青崖白岭古凉州。

白话文翻译:

惊涛拍打着城头的声音震耳欲聋,我独自登上了这座高耸的百尺楼。远处的树木没有遮挡我的视线,使我能够一眼望去千里之外,眼前是青色的山崖和白色的岭峦,那是古老的凉州。

注释:

  • 惊涛:指猛烈的波涛,形容水势汹涌。
  • 城头:指城墙的顶端,表示诗人所处的位置。
  • 独上:独自一人登上,表达孤独感。
  • 河关:指河流的关隘,重要的防守地。
  • 百尺楼:高楼,象征着高远的视野。
  • 千里目:形容视野开阔,能够看得很远。
  • 青崖白岭:指青色的山崖和白色的山岭,描绘了自然风光。
  • 古凉州:凉州是古代的地名,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均晋,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展现了清代诗人的风格与情感,常以自然景色和历史感相结合,反映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独自登高望远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凉州作为古代的重要地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诗人通过描绘眼前景象,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金城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惊涛急浪打城头”,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波涛汹涌象征着时局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紧接着“独上河关百尺楼”,诗人以孤独的身影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渺小。百尺高楼不仅是地理的高度,更是心灵的高度,象征着诗人追求理想与远方的决心。

“远树不遮千里目”一句,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象征着对未来的展望与追求。诗人不仅在看风景,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最后一联“青崖白岭古凉州”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令人联想到古凉州的繁华与衰落,而这也引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思索。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之美,也有历史之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惊涛急浪打城头:描绘了海浪拍打城墙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激烈和紧迫感,暗示着外界环境的动荡。
  2. 独上河关百尺楼: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高远理想的渴望。
  3. 远树不遮千里目:树木虽远,但并不遮挡视线,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清晰视野。
  4. 青崖白岭古凉州:最后一句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结合,揭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波涛汹涌比喻人生的波折与不易。
  • 对仗:如“青崖白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城头、楼、树、青崖、白岭等意象丰富,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历史深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情感,体现了对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头:象征着坚固与防守,暗示历史的厚重感。
  • :象征着追求理想的高度,代表着心灵的追求与渴望。
  •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阻碍视线的障碍,表现出人生的复杂。
  • 青崖白岭:自然的壮丽与古老的文化相结合,代表着历史的传承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惊涛”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波涛
    C. 雷声

  2. “独上河关百尺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开心
    B. 孤独
    C. 生气

  3. “青崖白岭”描绘了哪些景象? A. 城市
    B. 自然风光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高楼远眺的壮丽景象,但更侧重于积极向上的情感,而田均晋的《金城关》则蕴含更多对历史的沉思与孤独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田均晋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塘感旧十绝 冬至二首 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 老奴 释老六言十首 其九 山中祠堂 满江红·糁径红裀 梅妃 答番昜使君胡直院二首 杂咏一百首·桑维翰 挽高孺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填噎 四字头的字 攻心为上 旦旦而伐 祛累 包含歹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研筒 石璺 忘年交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室女宫 田字旁的字 落水狗 貝字旁的字 包含岸的词语有哪些 揽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