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少仪

《少仪》

时间: 2025-04-26 13:57:28

诗句

昨日登班缀柏台,更惭起草属微才。

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丘迟夺得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7:28

原文展示:

《少仪》
作者: 司空图

昨日登班缀柏台,更惭起草属微才。
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丘迟夺得来。

白话文翻译:

昨天我登上缀柏台,感到更加惭愧,自己的才华微薄。
这锦绣的鸟巢可不是普通的锦,还是从丘迟那里得到的。

注释:

  • 班缀柏台: 班缀是指缠绕的意思,柏台是指用柏树搭建的台;这里象征高雅的场所。
  • 起草属: 指写作或创作,草属是草率的意思,反映了自己对写作的自卑感。
  • 锦窠: 鸟巢,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成就。
  • 丘迟: 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通常与才华横溢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约837年-908年),字子长,号高逸,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古文,尤以其诗歌的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少仪》创作于唐代,社会环境相对繁荣,文人众多,竞争激烈。诗人以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才华的自卑和对前辈的敬仰。

诗歌鉴赏:

《少仪》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反思与对他人的敬意。首句“昨日登班缀柏台”描绘了一个高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自己的才华微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接下来的“锦窠不是寻常锦”则引入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锦绣的鸟巢不仅仅是美丽的象征,更代表了成功与成就。诗人在此以丘迟为例,暗示自己的成就与他人的差距,体现了诗人对前辈的崇敬与对自身才华的谦卑。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出一种自省的情感,既有对自我的反思,也有对他人成就的赞美,深具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日登班缀柏台”:诗人回忆昨日的登高之行,柏台象征着高尚的追求与理想。
  • “更惭起草属微才”: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渺小,对比于他人更显得无力。
  • “锦窠不是寻常锦”:强调了鸟巢的珍贵,象征着非凡的成就。
  • “兼向丘迟夺得来”:讲述了成就的获得不是偶然,而是经过努力与时间的积累。

修辞手法:

  • 对比:自我与丘迟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自卑感。
  • 象征:锦窠象征着成功与美好,柏台象征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个人对自身才华的自省与对前辈的崇敬,表现了一种谦逊的态度。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台: 象征高尚的追求与理想。
  • 锦窠: 象征成功与成就,代表着诗人的向往。
  • 丘迟: 代表着文学成就与才华,成为诗人自省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仪》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司空图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锦窠”象征着什么?
    A. 普通
    B. 成功与成就
    C. 失败
    D. 平凡

  3. 诗人对丘迟的态度是?
    A. 嫉妒
    B. 崇敬
    C. 不屑
    D. 漠然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可将《少仪》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我反思,抒发对才华的自卑;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体的渺小。两者均在不同的角度上探讨了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的位置。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相关查询

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室张道士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斯立) 君子法天运 永贞行 题楚昭王庙 杂说一·龙说 送杨少尹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僩雅 龍字旁的字 铨覆 音信杳无 若要好,问三老 抱恨 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馌兽 金字旁的字 收揽人心 包含遁的词语有哪些 争天抗俗 齿字旁的字 丰富多采 蒯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