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08
浓碧荫清漪,可能不流睐。钓自不得鱼,得亦不肯卖。
这片浓密的碧绿荫影和清澈的水波,令人难以移开目光。钓鱼的人自是无法钓到鱼,即使钓到了,也不愿意将鱼卖出去。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可能与当时士人隐居生活的理想有关。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字思明,号若谷,明代诗人、文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态度为题材。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一个闲暇的日子,王世贞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闲适与哲思,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王世贞的《题杂画 其四》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自然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开篇通过“浓碧荫清漪”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浓绿的树荫和清澈的水波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中的“可能不流睐”则传达出这种自然美的吸引力,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接下来的两句“钓自不得鱼,得亦不肯卖”则转入对人生态度的反思。钓鱼作为一种消遣,似乎并不在乎结果,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即使钓到了鱼,也毫无意愿去出售,显示出对物质利益的无所谓。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王世贞个人的性格,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仕途和名利的淡然追求,令人深思。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通过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示了王世贞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浓碧荫清漪:浓密的绿色树荫下,清澈的水波荡漾。这里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美好。
可能不流睐:这种美丽的景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令人留连忘返。
钓自不得鱼:自己在钓鱼,却钓不到,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淡然。
得亦不肯卖:即使钓到鱼,也不愿意将其出售,体现了对物质利益的无所谓。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利益的超然,体现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浓碧荫清漪”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得亦不肯卖”反映出诗人对什么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