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杂画 其四

《题杂画 其四》

时间: 2025-08-02 00:07:58

诗句

浓碧荫清漪,可能不流睐。

钓自不得鱼,得亦不肯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07:58

原文展示:

浓碧荫清漪,可能不流睐。钓自不得鱼,得亦不肯卖。

白话文翻译:

这片浓密的碧绿荫影和清澈的水波,令人难以移开目光。钓鱼的人自是无法钓到鱼,即使钓到了,也不愿意将鱼卖出去。

注释:

  • 浓碧:浓密的绿色,形容树木或植被的茂盛。
  • :指树木的荫蔽,遮挡阳光。
  • 清漪:清澈的水波,形容水面平静而清澈。
  • 流睐:流连驻足,移不开视线。
  • 钓自不得鱼:自己钓鱼却钓不到。
  • 得亦不肯卖:即便钓到了鱼,也不愿意出售。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可能与当时士人隐居生活的理想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字思明,号若谷,明代诗人、文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态度为题材。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一个闲暇的日子,王世贞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闲适与哲思,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世贞的《题杂画 其四》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自然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开篇通过“浓碧荫清漪”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浓绿的树荫和清澈的水波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中的“可能不流睐”则传达出这种自然美的吸引力,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接下来的两句“钓自不得鱼,得亦不肯卖”则转入对人生态度的反思。钓鱼作为一种消遣,似乎并不在乎结果,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即使钓到了鱼,也毫无意愿去出售,显示出对物质利益的无所谓。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王世贞个人的性格,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仕途和名利的淡然追求,令人深思。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通过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示了王世贞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浓碧荫清漪:浓密的绿色树荫下,清澈的水波荡漾。这里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美好。

  2. 可能不流睐:这种美丽的景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令人留连忘返。

  3. 钓自不得鱼:自己在钓鱼,却钓不到,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淡然。

  4. 得亦不肯卖:即使钓到鱼,也不愿意将其出售,体现了对物质利益的无所谓。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浓碧荫”和“清漪”,形成了对比与和谐。
  • 拟人:水波的清澈似乎也在流动着生命,赋予了自然以灵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利益的超然,体现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浓碧:象征着生命的茂盛和自然的美好。
  • 清漪:代表着宁静与清新,给人以舒适感。
  • 钓鱼:象征着追求与无常,钓鱼者的心态反映了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浓碧荫清漪”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荒凉的景象
    • B. 美丽的自然景象
    • C. 嘈杂的城市
  2. “得亦不肯卖”反映出诗人对什么态度?

    • A. 渴望名利
    • B. 物质利益的淡然
    • C. 对金钱的追求
  3.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世贞
    • C. 杜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王维的《鹿柴》:以山水自然为题,展现出隐逸的生活。

诗词对比

  • 王世贞《题杂画 其四》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王维更多地表现了深远的意境,而王世贞则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世贞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维与王世贞的诗歌比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 小言 腊日龙沙会绝句 六府诗 拜昭陵过咸阳墅 相思曲(一作长相思) 送杜尹赴东都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呈两省阁老院长 赠友人(时友人新有别恨者)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智鹢 风餐雨宿 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随声逐响 日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一顾之荣 诈逆 私开头的成语 束身修行 有生力量 閠字旁的字 有一利即有一弊 牛马走 君子 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