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8:55
作者: 刘彬华 〔清代〕
槛外花无语,云边鸟自归。
月痕依树淡,山影到窗微。
酒得醒时趣,诗寻静者机。
高轩漫过访,容易扣柴扉。
在窗外,花儿静默无声,云边的小鸟自行归巢。
月光洒在树上,淡淡的痕迹,山影透过窗子显得微弱。
酒醒时,便是享受趣味的时刻;写诗时,便是寻求静谧的机缘。
高高的轩窗随意地交谈,轻易地敲响柴门。
作者介绍: 刘彬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闲适的晚间,正值夕阳西下,诗人独坐窗前,感受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体现出清代文人对诗酒与自然的追求。
《晚坐》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诗人在夜幕降临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槛外花无语,云边鸟自归”引入,展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花儿无声,鸟儿归巢,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接下来的“月痕依树淡,山影到窗微”,更是通过月光与山影的描写,展现出夜晚的柔和与静谧。整个诗篇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富有诗意的场景。
随后,诗人转入对饮酒与写诗的思考。“酒得醒时趣,诗寻静者机”,在这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体悟,酒醒之后,反而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能够更容易地寻找到创作的灵感。这种对酒与诗的思索,反映了清代文人所追求的闲适与高雅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高轩漫过访,容易扣柴扉”,则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随意的交流与轻松的拜访,展现出一种自然随性的人际关系,柴门的意象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与亲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理解。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表现出一种闲适、自然、淡然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清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及其哲理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槛外花无语”中的“无语”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月痕”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