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2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3:37
送宣孺摄邑古郫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已作来迟迟,又为去猝猝。
夺我佳友生,怅念鬓毛白。
投闲如我宜,君则任繁剧。
台府有闻知,使子固选择。
子男古所尊,而此万家邑。
邮筒即诗筒,簿书有闲日。
迎门烂桃李,画饼不可食。
况欲分其余,岂捄馋吻湿。
留为别后哂,聊用破孤寂。
数期还鲁疆,指日返赵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惆怅。诗中的“已作来迟迟,又为去猝猝”,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来访与离去的匆忙,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诗人感慨好友的离去,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尤其是“怅念鬓毛白”,表示自己已渐渐老去,感叹岁月无情。接着,诗人提到自己闲适的生活,而朋友却身处繁忙之中,显示出两人生活的对比。
“台府有闻知,使子固选择”说明了朋友在官场的地位与选择,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无奈。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邮政与书信的往来,暗示着友人之间的情谊与联系。结尾处提及“数期还鲁疆,指日返赵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作者介绍: 李流谦,字子升,号青溪,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朋友即将离去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眷恋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李流谦的《送宣孺摄邑古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开篇即通过“已作来迟迟,又为去猝猝”展示了时间的流动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好友离去的惋惜之情。接着,诗人自我反省,感叹自己已年长,鬓发渐白,折射出一种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诗中的“投闲如我宜,君则任繁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两种生活状态。一方面是闲适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朋友身处繁忙的官场,显示出两者的境遇不同。接下来,诗人借助“邮筒即诗筒”,生动地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情谊,尽管相隔千里,仍能通过书信传递情感。
在描绘美好的景象时,诗人用“迎门烂桃李,画饼不可食”表达了对虚幻美好的渴望与失落,体现出人生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数期还鲁疆,指日返赵璧”展望未来重聚的美好愿景,营造了一种温暖而又真实的情感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送别之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展现了人间情义的深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友”指的是谁?
“投闲如我宜”中的“投闲”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邮筒即诗筒”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