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钱氏隐居三首

《钱氏隐居三首》

时间: 2025-05-07 10:22:45

诗句

野水莹心碧,春山入骨清。

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

鸟语风嘲哲,花枝日杳冥。

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2:45

原文展示:

野水莹心碧,春山入骨清。
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
鸟语风嘲哲,花枝日杳冥。
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隐居生活:清澈的野水映照着碧绿的心情,春天的山峦让人感到骨子里的清凉。走出家门,踏着云雾间的木屐,回到家中则是在竹亭中静卧。鸟儿的歌声和风儿似乎在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哲人,花枝在阳光下显得朦胧而消逝。傍晚时分,江边传来笛声,客旅中的人无需去羡慕这种闲适的生活。

注释:

  • 莹心碧:莹,明亮;心碧,指内心清澈如水,象征诗人的清净心境。
  • 入骨清:形容春天的山景给人带来的清凉感,深入骨髓。
  • 云际屐:云际,指云边;屐,木屐,象征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
  • 竹间亭:指竹林中的亭子,体现自然环境的幽静。
  • 鸟语风嘲:鸟儿的歌声和风声似乎在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
  • 日杳冥:阳光渐渐消失,显得模糊而幽深。
  • 客里不须听:作为旅客的他人,不必羡慕这种隐居之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清新流畅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流谦隐居生活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士人追求隐逸的时代,李流谦的诗歌正是这一时代思想的映射。

诗歌鉴赏:

《钱氏隐居三首》是李流谦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清新。诗的开头以“野水莹心碧”引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澈。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山的清凉,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踏着木屐走入云雾,回到家中则在竹亭中休息,体现了他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紧接着,诗中出现的“鸟语风嘲哲,花枝日杳冥”则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讽刺,鸟儿的歌声和风的嘲笑似乎在指责那些追名逐利的哲人,而花枝在阳光下逐渐消逝,象征着世事的无常和虚幻。

结尾的“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则提醒人们不必羡慕他人的声响与热闹,真正的宁静与快乐在于心灵的自由。这首诗不仅是对隐居生活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与探索,展现了李流谦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水莹心碧:清澈的野水使得我的内心如同碧绿的心情,显得明亮而透明。
  2. 春山入骨清:春天的山景给人带来深入骨髓的清凉感,让人神清气爽。
  3. 去穿云际屐:我走出家门,踏着木屐走入云雾之间,象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4. 来卧竹间亭:回到家中,在竹林间的亭子里静静地躺下,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5. 鸟语风嘲哲:鸟儿的鸣叫和风声似乎在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哲人,表达对世俗的讽刺。
  6. 花枝日杳冥:花枝在阳光下显得模糊而幽暗,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7. 晚来江上笛:傍晚时分,江边传来笛声,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8. 客里不须听:作为旅客的他人,不必去羡慕这种隐居的生活状态,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野水莹心碧”用水来比喻内心的清澈。
  • 拟人:鸟语与风被赋予了嘲讽的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如“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强调内心的自在与清净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水:象征清澈与纯净,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春山:体现生机与清凉,象征自然的力量。
  3. 竹间亭:隐居生活的象征,体现自然的幽静。
  4. 鸟语:象征自然的声音,表达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5. 江上笛:代表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传达宁静与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春山入骨清”,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山很美
    • B. 春天的山让人感到清凉
    • C. 春天的山上有很多鸟
    • D. 春天的山上有很多亭子
  2. 填空题:诗人通过“鸟语风嘲哲”表达了对__的讽刺。

  3. 判断题:诗中“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意味着诗人希望他人羡慕他的隐居生活。(对/错)

答案:

  1. B
  2. 名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使用了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平和。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强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李流谦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和王晋卿都尉荼蘼二绝句 其二 次韵张恕戏王巩〈去岁此日大雪,仆醉定国东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八山房 送琳老还大明山 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 送颜复赴阙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筇的词语有哪些 井中求火 二字旁的字 宇溜 肀字旁的字 歇案 尽诚竭节 母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敛手屏足 洗镜 掩罪饰非 出往 兼朱重紫 破国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