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2:18
寄题钦之草堂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斑行昔供奉,屡进逆耳言。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肃肃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
在河南有隐秘的水流,滋养着太行山的根基。
伟大的德行不会长久隐藏,最后会像清泉一样涌出。
公家的济源在太行山的正门口。
修竹环绕着院子,百鸟在晨曦中欢鸣。
仰望浮云,俯视奔流的水,
远望有个盘谷,李愿的故居依旧存在。
主人是国家的老者,实际上是商岩的孙子。
我曾为他斑斑白发,屡次直言不讳。
天子的脸色因此而改变,群公也沉默不语。
肃杀的冰霜时节,依然不改白玉的温暖。
士人所重的出处,微妙之处难以详述。
请不要怀念草堂,朝廷会以公正来待你。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属于“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寄题钦之草堂》创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描绘的环境和情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寄题钦之草堂》是一首兼具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古诗。诗开篇用“河南有伏流”引入,瞬间构建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感受,伏流象征着人隐秘而深藏的才华与德行。接着,诗人通过“盛德不终晦”的表达,强调了高尚品德最终会显露的道理,暗含对友人钦的赞美与期许。
在描绘环境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的生动场景,既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好,又映衬出友人草堂的宁静雅致。诗中“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更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流动的水和飘动的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友人的追忆与赞美,李愿的故居与商岩孙的隐喻,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当下优秀人物的肯定。最后,诗人以“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结束,既是对友人的叮嘱,也是对他未来的美好寄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黄庭坚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友人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期望。同时,反映了对权力与品德的思考,强调了真正的德行终将被世人所认同和尊重,体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寄题钦之草堂》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黄庭坚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伏流”象征什么?
A. 隐秘的水流
B. 隐秘的才华与德行
C. 自然的景观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时间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