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6:25
谒金门
作者:陈云(宋代)
春昼永。接叶鸣禽相应。风定落红香一径。疏疏窗竹影。寂寞年时酒病。远笛悠悠吹醒。间上层楼天又暝。云山青不尽。
春日的白昼悠长,树叶间鸟儿鸣叫相呼应。微风停息,落花的香气弥漫在小径上。窗外稀疏的竹影摇曳,孤寂的时光让我因酒而病。远处的笛声悠悠传来,将我从沉思中唤醒。楼间的天色又渐渐暗淡,远方的云山青色似乎没有尽头。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春日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作者介绍:陈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反映个体情感,语言简练而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春昼永”便设定了悠长的春日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如“接叶鸣禽相应”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诗人用“风定落红香一径”传达了春风拂面的温暖,以及落花飘香的惬意。
然而,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内心的“寂寞”与“酒病”却让人感受到一丝孤独的苦涩。随着“远笛悠悠吹醒”,笛声犹如一缕清风,唤醒了诗人的思绪,但随之而来的“天又暝”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云山青不尽”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昼永”中的“永”意指什么?
诗中“疏疏窗竹影”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远笛悠悠吹醒”中的“悠悠”给人怎样的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