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听莺曲

《听莺曲》

时间: 2025-05-06 20:31:51

诗句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

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

前声后声不相及,

秦女学筝指犹涩。

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

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

伯劳飞过声跼促,

戴胜下时桑田绿。

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

能使万家春意闲。

有时断续听不了,飞去花枝犹袅袅。

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1:51

听莺曲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原文展示: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绿。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能使万家春意闲。有时断续听不了,飞去花枝犹袅袅。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白话文翻译:

东方的天空渐渐亮起,花朵在朦胧中显现,啼叫的黄莺互相呼唤,声音清晰可闻。它们时而近,时而远,刚刚听到南边的田埂,又听到东边的城墙。忽然间,仿佛上林苑中的景象翻转,绵绵的歌声似乎饱含感情。它们想唱却又不敢唱,显得娇羞,羌族的少年在吹笛,音调尚未调整好。前面的声音和后面的声音不相连,秦地的女子弹筝,指法依然生涩。片刻间,温暖的风吹来,朝阳升起,悠扬的音律转变成百鸟齐鸣。谁家懒惰的妇女被梦惊醒,何处的愁人还在怀念故乡。伯劳鸟飞过,声音略显急促,戴胜鸟栖息在绿油油的桑田上。相比之下,黄莺每天在花间啼叫,能使万家都感受到春天的悠闲。有时声音断断续续,听不清楚,它们飞去,花枝依然轻轻摇曳。最终,黄莺栖息在碧绿的树上,锁住千家万户的晨光,春天的时光渐渐流逝,清晨的第一声啼鸣响起。

注释:

  • 欲曙: 渴望黎明来临。
  • 啼莺: 吟唱的黄莺。
  • 乍去乍来: 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 上林: 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 羌儿: 指羌族的年轻人。
  • 秦女: 指秦地的女子,古代乐器的演奏者。
  • 伯劳: 一种鸟,声调急促。
  • 戴胜: 又名戴胜鸟,栖息在树上。
  • 春漏: 春天的时间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其诗以自然题材见长,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欣赏和对黄莺歌声的倾慕。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闲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听莺曲》是一首描绘春日黄莺鸣唱的诗。诗中通过对黄莺啼鸣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开篇以“东方欲曙花冥冥”引入,给人一种清晨朦胧而又充满期待的感觉,继而通过黄莺的歌声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场景。诗人在描写黄莺歌声的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流畅而富有节奏感,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流音变作百鸟喧”,展示了春天的喧闹与繁华。

诗中还穿插了对人类生活的观察,“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生活的多样性。结尾处“春漏方残一声晓”更是将黄莺的啼鸣与晨光结合,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明媚的意境。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事情感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方欲曙花冥冥: 描述黎明时分的朦胧景象。
  2. 啼莺相唤亦可听: 黄莺的啼鸣声清晰可闻,增添了春天的气氛。
  3. 乍去乍来时近远: 黄莺的声音时而近,时而远,充满变化。
  4. 才闻南陌又东城: 描绘了声音的来源,表现空间的广阔。
  5. 忽似上林翻下苑: 形容春日景色的美丽,像是皇家园林的繁荣。
  6. 绵绵蛮蛮如有情: 黄莺的歌声绵长,似乎饱含情感。
  7. 欲啭不啭意自娇: 黄莺想唱却又显得害羞,暗含生动的拟人手法。
  8. 羌儿弄笛曲未调: 描绘羌族少年吹笛,音调尚未成熟。
  9. 前声后声不相及: 形容声音的断续与不连贯。
  10. 秦女学筝指犹涩: 秦地的女子弹筝,指法尚显生疏,表现初学的状态。
  11. 须臾风暖朝日暾: 短暂的时间内,温暖的风和朝阳交替出现。
  12. 流音变作百鸟喧: 黄莺的声音变成了百鸟齐鸣的喧闹。
  13. 谁家懒妇惊残梦: 询问那家懒惰的女子被梦惊醒,传递生活的真实。
  14. 何处愁人忆故园: 反映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15. 伯劳飞过声跼促: 伯劳鸟飞过,声音急促,暗示紧迫感。
  16. 戴胜下时桑田绿: 戴胜鸟栖息在绿油油的桑田,描绘春天的生机。
  17. 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 对比黄莺的歌声更为动人,表现春天的闲适。
  18. 能使万家春意闲: 黄莺的啼鸣使得万家都感受到春天的宁静与舒适。
  19. 有时断续听不了: 声音时隐时现,难以捕捉。
  20. 飞去花枝犹袅袅: 黄莺飞去后,花枝依然轻轻摇曳,生动的画面感。
  21. 还栖碧树锁千门: 黄莺又回到碧绿的树上,锁住了千家万户的晨光。
  22. 春漏方残一声晓: 春天的时光渐渐流逝,清晨的第一声啼鸣响起。

修辞手法:

  • 拟人: “欲啭不啭意自娇”,赋予黄莺人性化的情感。
  • 比喻: “忽似上林翻下苑”,将春天的美景与皇家园林相提并论。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黄莺啼鸣,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间生活的观察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不仅有对春天闲适生活的描绘,更有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莺: 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晨曦: 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 花枝: 体现春天的繁花似锦,生机盎然。
  • 百鸟: 表现自然界的丰富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哪些?

    • A. 黄莺
    • B. 伯劳
    • C. 戴胜
    • D. 以上皆是
  2. “谁家懒妇惊残梦”中的“懒妇”指的是什么?

    • A. 懒惰的女人
    • B. 忙碌的女子
    • C. 失去梦想的人
    • D. 以上皆是
  3.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生活的闲适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生的思索,主题略显不同,但同样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意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韦应物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蜀路二首 五君咏五首。苏许公瑰 相州山池作 三月闺怨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元朝(一作幽州元日)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春雨早雷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咏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歺字旁的字 刊授大学 包含唱的成语 槐瘿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福水 攴字旁的字 照功行赏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包含署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挨打 几字旁的字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恼羞成怒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离度 包含酌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