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2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25:58
敝芦不掩棺,丹心塞天地。
卢龙塞外昏,尺土骄胡骑。
淬剑守孤城,生死安所避。
臣节殉封疆,岂惟愧怀二。
枯骨与城存,君臣朋友义。
白杨郊外草连连,惜君壮君酹君前。
耿耿忠魂悬日月,崎岖犹照帝城边。
这首诗的意思是:简陋的芦苇掩盖不了棺木,忠心赤诚的情怀充塞天地。卢龙的边塞昏暗,狭小的土地骄傲地被胡人骑兵占据。磨剑守护着孤城,生与死又能躲避到哪里去呢?作为臣子,我愿意殉身于这片封疆之地,岂止是因为心中愧疚。枯骨和城池同存,君臣之间的义理依然存在。白杨树下的草丛连绵不绝,惋惜您英勇的身影,向您洒酒以表敬意。忠魂永远高悬于日月之间,崎岖的道路依旧照耀着帝城的边缘。
谭胜祖,明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与忠诚。他的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反映战乱时期人们的苦难与忠诚。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边疆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对忠诚与牺牲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英烈的追思。
《哭罗瀛石司理》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忠诚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对臣子的忠诚以及对死者的追怀。开头两句以“敝芦不掩棺”引出主题,通过对比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伟大。诗人用“丹心塞天地”强调了忠贞不渝的内心情感,显示出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与责任感。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边疆的昏暗和胡人骑兵的骄横,揭示了国家危机的严峻。诗人以“淬剑守孤城”表达了守卫边疆的决心,充满了豪情壮志。后面的“臣节殉封疆”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忠诚的情感,表达了愿意为国家殉身的坚定态度。
最后几句转向对逝者的怀念,表现出诗人与死者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描绘白杨草连连的景象,诗人以自然景色寄托了对忠魂的怀念,展现了忠诚不灭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国家的思考,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诗人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对友人的敬仰。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展现了忠诚、牺牲和爱国情怀的主题,传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中“丹心塞天地”中的“丹心”指的是什么?
“淬剑守孤城”中“淬剑”的意思是?
诗人对待逝者的情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