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48
题钱公辅众乐亭 其一
作者: 邵必 〔宋代〕
海边民物鲜欢娱,
太守经营与众俱。
园圃新阴多杞柳,
池塘生意足鱼蒲。
长空不碍高飞鹄,
浅水兼容短胫凫。
此乐有谁知我趣,
归来红旆日西晡。
在海边,民生物产丰盛,人们欢快地享受着生活;
太守经营着这里的一切,与大家共同分享快乐。
园中新生的阴影下,长满了杞树和柳树;
池塘里生机勃勃,鱼和蒲草生长得很好。
辽阔的天空并不妨碍高飞的鹄鸟,
而浅水也能容纳短腿的鸭子。
这样的乐趣,有谁能了解我的心情呢?
我回来的时候,红色的旗帜在西边的日落下显得格外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邵必,字子美,号青丘,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他的诗风清新,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乐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邵必在任期间,描绘了他对自然美景和生活乐趣的热爱,反映了他在官场生活中对平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这首诗呈现出一种和谐、幸福的田园生活。开头以“海边民物鲜欢娱”引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场景。诗中的“太守”不仅是地方官员,更是当地生活的参与者,表现了诗人对官民关系和谐的向往。
园圃中的“杞柳”与池塘的“鱼蒲”构成了诗中重要的意象,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环境的丰饶与生命的活力。长空与浅水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由与局限的哲学思考,也折射出人们在不同生活境遇中的乐趣。
最后两句引发了深思,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乐趣在于内心的感受,尽管外界的欢乐众人皆知,但真正的快乐却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体现了邵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飞鹄”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平凡
C. 繁荣
诗人对园圃的描述主要传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和谐美
B. 人与自然的冲突
C. 秋天的萧瑟
“此乐有谁知我趣”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孤独与渴望理解
B. 快乐与满足
C. 忧伤与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邵必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