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七星岩 其四

《题七星岩 其四》

时间: 2025-05-04 01:38:50

诗句

乍晴新雨晓云攒,花柳舒容叶叶宽。

幻石藏云通岭气,游烟归树锁春寒。

蓬蒿自许无题凤,缥缈时应见跨鸾。

若过名山寻住处,沿溪苍郁路漫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8:50

原文展示:

乍晴新雨晓云攒,
花柳舒容叶叶宽。
幻石藏云通岭气,
游烟归树锁春寒。
蓬蒿自许无题凤,
缥缈时应见跨鸾。
若过名山寻住处,
沿溪苍郁路漫漫。

白话文翻译:

新雨刚停,晨光照耀下,云朵聚集在一起;
花儿和柳树舒展着身姿,叶子宽大而繁茂。
奇幻的石头藏在云雾中,山岭的气息在云中流通;
飘渺的烟雾归向树梢,锁住了春天的寒意。
蓬蒿自我安慰,心中无所谓的名凤;
缥缈的身影应该能见到跨越云层的鸾鸟。
如果经过名山寻找栖息之处,
沿着溪水苍翠的道路,漫长而悠远。

注释:

  • 乍晴:刚刚放晴,不久前刚下过雨。
  • 云攒:云聚集,形容云彩的变化。
  • 舒容:舒展姿态,显得生机勃勃。
  • 幻石:奇特的石头,形容其形态变化多端。
  • 锁春寒:锁住了春天的寒冷,形容春天还未完全到来。
  • 蓬蒿:指野草,象征隐逸的生活。
  • 无题凤:没有名望的凤凰,意指不追求名利。
  • 跨鸾:跨越云层的神鸟,象征着高远的追求。

典故解析:

  • 凤与鸾:在中国文化中,凤凰和鸾鸟都是象征吉祥和高贵的神鸟,常用来比喻有德之人或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胜祖,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哲理,体现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撰写于谭胜祖游历七星岩时,描绘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与感悟。七星岩以其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而闻名,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七星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乍晴新雨晓云攒”,展现了刚刚雨后天晴的清晨,给人以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接着“花柳舒容叶叶宽”描绘了花柳繁茂的生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接下来的“幻石藏云通岭气”,通过奇幻的石头与云雾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空间感。“游烟归树锁春寒”,则用游烟与寒意的对比,表现了春天初至的微妙变化,既有温暖的期待,也有寒意的萦绕。

最后几句,诗人以“蓬蒿自许无题凤”自我安慰,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与其追求名利,不如在自然中寻找自己的栖息之所,表达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沿溪苍郁路漫漫”中得以深化,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探索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乍晴新雨晓云攒: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云朵聚集,氛围清新。
    • 花柳舒容叶叶宽:花柳繁茂,生机勃勃,展现自然的美丽。
    • 幻石藏云通岭气:奇石隐藏在云中,传递着山岭的气息,意境深远。
    • 游烟归树锁春寒:烟雾飘荡回归树间,春寒仍在,表现出春天的迟缓。
    • 蓬蒿自许无题凤:自我安慰,不追求名声,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思想。
    • 缥缈时应见跨鸾:隐喻理想中的美好,象征着追求与想象。
    • 若过名山寻住处:引导思考,寻找栖息之所,体现对自然的向往。
    • 沿溪苍郁路漫漫:表达探寻之路的悠长,象征人生的旅程。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幻石”比喻自然的奇妙。
    • 拟人: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春寒的锁住。
    • 对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七星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 新雨:象征新生与希望,暗示事物的更新。
  • 花柳: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美好,表现人间的生机。
  • 幻石:象征着自然的奇特与神秘,体现自然的多样性。
  • 春寒:象征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春天的迟到与期待。
  • 蓬蒿:象征隐逸与自我安慰,表达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乍晴”指的是什么?

    • A. 刚刚放晴
    • B. 刚下过雨
    • C. 晴天
    • D. 刚刚下雪
  2. 诗中“游烟归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春暖花开
    • B. 生命的结束
    • C. 春寒未尽
    • D. 归家的渴望
  3. 诗人提到的“无题凤”象征了什么?

    • A. 名利
    • B. 隐逸
    • C. 自由
    • D. 追求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的《春日偶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与自然的静谧,与谭胜祖的《题七星岩》有相似的隐逸主题,但王维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谭胜祖则更多地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与生机。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吕】四块玉_秋望和胡致 【中吕】满庭芳_湖景丝竹管 【双调】落梅风_湖上山翁醉 【南吕】金字经_湖上小隐老 四块玉·乐闲 寨儿令·次韵怀古 折桂令·游金山寺 【中吕】普天乐_西湖即事蕊 【黄钟】人月圆_春日次韵罗 梧叶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铁板注脚 打拱作揖 银学 钙化 破桐之叶 水色山光 驿官 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力 酉字旁的字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田字旁的字 一语撞倒墙 包含社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