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5:49
宝月台夜坐
作者: 谭胜祖 〔明代〕
一楼岩畔月,竹石倚相将。
天地真容懒,湖山恕酒狂。
淡云随树影,薄露出花光。
偶尔逢僧话,茶烟起竹房。
在山岩旁的楼上,明亮的月光洒落,竹子与石头恰好相依。
天地的真实模样交融在一起,我在湖山之间尽情畅饮。
淡淡的云彩随着树影摇曳,薄薄的露水映照出花朵的光辉。
偶尔遇见僧人闲聊,茶烟袅袅升起,飘逸在竹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山水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谭胜祖,明代诗人,生平不多确切记载,知名于其诗词作品,风格清新,善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夜晚,诗人独自坐于宝月台,欣赏月光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迷恋与心灵的自由。
《宝月台夜坐》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岩畔月”引入,描绘出夜晚清冷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竹石倚相将”一句,展现了自然界中竹与石的和谐共生,仿佛在传达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天地真容懒,湖山恕酒狂”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惬意与放纵,似乎在说,面对如此美丽的世界,理性与拘束都显得多余,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在此,湖山的美景与酒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放纵。
接下来的“淡云随树影,薄露出花光”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夜晚轻柔的云彩与露水,增添了诗的细腻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脱俗的氛围。最后一句“偶尔逢僧话,茶烟起竹房”则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融入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温暖的生活场景,似乎让人感受到宁静的同时又有着淡淡的温情。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环境的细致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自我表达,深具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淡云随树影”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自然的和谐
B. 人与人的争斗
C. 诗人的愤怒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由的追求
C. 对社会的批判
诗中提到的“偶尔逢僧话”意味着什么?
A. 人际关系的疏远
B. 生活的温暖与交流
C. 对宗教的否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