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00
《浪淘沙 其三》
作者:顾贞立
悔不话连宵。分取无聊。
如今魂梦也难招。
多谢罡风吹不断,一缕愁苗。
疟鬼信如潮。怕是今朝。
斜阳时节又来邀。
偿尽红炉冰与雪,不废推敲。
全诗翻译:
我后悔没有和你长谈,分开后实在无聊。
如今我的灵魂和梦境也难以召回。
多亏这狂风不断,吹不散我心中的愁绪。
仿佛是疟鬼的信仰如潮水般涌来,让我惧怕。
今天的斜阳时节又来邀请我。
我偿还了红炉里的冰与雪,却从未停止过思索。
作者介绍:
顾贞立(1640-1710),清代词人,字瑶光,号思庐。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常常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叹。
《浪淘沙 其三》是顾贞立的经典作品之一,诗中流露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深刻反思。开篇的“悔不话连宵”便直接表达了对未能长谈的遗憾,配合“分取无聊”的对仗,生动展现了分离后的无聊与寂寞。接下来,诗人将“魂梦”的召唤与内心的忧虑结合,通过“罡风”这一意象,传达出外界的冲击与内心的挣扎。
“疟鬼信如潮”的比喻,巧妙地将烦恼与痛苦形象化,让人感受到那种如潮水般无处逃避的压迫感。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斜阳时节的邀约”,将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往的追忆再次强调。最后一句“偿尽红炉冰与雪,不废推敲”则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不断思索,体现了诗人在冷清中仍未放弃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细腻,既有个人的孤独与愁苦,也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情怀念,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与细腻之处。
诗词测试:
诗中“悔不话连宵”意指:
A. 后悔没有一起看月亮
B. 后悔没有长谈到天亮
C. 后悔没有一起喝酒
“疟鬼信如潮”中的“疟鬼”指代:
A. 朋友
B. 烦恼与痛苦
C. 自然现象
“斜阳时节又来邀”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的无情感慨
C. 对朋友的邀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顾贞立的《浪淘沙 其三》与李清照的《浣溪沙》均描绘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表达,但顾贞立更加强调孤独与思索,李清照则突出对爱情的缠绵与执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却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