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

时间: 2025-04-30 02:13:50

诗句

居尘不染先生意,与众同忧太守心。

两处本来非异事,一时都把付高吟。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

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3:50

原文展示: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
作者: 韩维 〔宋代〕

居尘不染先生意,与众同忧太守心。
两处本来非异事,一时都把付高吟。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
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和与他人共同忧虑的情感。诗中的“先生”指的是崇高的人格理想,而“太守”则是地方官员,暗示作者对时局的关心。诗人在两种情境中表达了相同的情感,一时之间,诗歌便成为了宣泄情感的方式。随后,作者提到了一种美好的预兆,增强了春天的气息,日复一日的努力让这一切变得更加深厚。最后,诗人坐在池边吟唱优美的诗句,与水声和风声融为一体,展现了自然与诗意的和谐。


注释:

  • 居尘不染:形容人处世不染污浊之气,保持纯洁的品德。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一方事务。
  • 高吟:高声吟唱,表达情感的方式。
  • 瑞相:吉祥的征兆。
  • 潜助:暗中帮助。
  • 拥鼻:倚着鼻子,形容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

典故解析:

“瑞相”常用来指代吉兆,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将自然现象视为天意的表现,此处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字仲明,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借助春雪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雪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盼。开头“居尘不染先生意”即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道德的纯洁与情感的真挚。接着“与众同忧太守心”则引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显示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内心却不忘关心他人。在后面的描绘中,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通过“忽惊瑞相家家遍”,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与万物复苏的景象,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描写,更有深邃的情感流露,构建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居尘不染先生意:身处世俗却能保持清白之心。
    2. 与众同忧太守心:与大家共同关注地方治理。
    3. 两处本来非异事:两种情感其实是相通的。
    4. 一时都把付高吟:在此时将情感化作吟唱。
    5. 忽惊瑞相家家遍:突现美好的征兆,普遍可见。
    6. 潜助春功日日深:暗中助力,春天的成就日益显著。
    7. 拥鼻临池哦丽句:坐在池边吟诵优美的诗句。
    8. 水泉风竹共清音:水声、风声与竹子的声音交融成诗意的乐章。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描绘自然景象生动形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纯洁、美好。
  • :代表新生与希望。
  • 水泉风竹:自然的和谐,象征诗人与自然的心灵相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维所表达的理想人格是什么?

    • A. 名利
    • B. 清白
    • C. 权力
  2. 诗中提到的“太守”指的是什么?

    • A. 地方官员
    • B. 农民
    • C. 商人

答案:1-B;2-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诗作相比,韩维的诗更加注重社会现实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倾向于个体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分飞(歌楼别客) 京口野望 苏台 马嵬坡 开平雪霁 浮丘道人招魂歌 昝相公席上 幽州送景僧录归钱塘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一 瑞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举十知九 工字旁的字 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澫澫 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骄豪 七老八小 砥厉廉隅 鳥字旁的字 故事 矛字旁的字 彰明昭著 包含解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流风余俗 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确撞 韭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