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05
开平雪霁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雪霁山崔嵬,平荒绝人迹。
猎猎大风寒,杳杳远天碧。
腐儒策蹇驴,觅句绕沙碛。
一吟三徘徊,日卓人影直。
孤鸿云中来,对我声呖呖。
乃知晴天好,物类各有适。
顷刻片云生,雪花大如席。
伟哉复伟哉,造物真戏剧。
雪后天晴,山峦巍峨,平坦的荒野上没有人迹。
刺骨的寒风猎猎作响,遥远的天空澄碧如洗。
那些腐朽的书生骑着蹇驴,寻求诗句在沙碛间徘徊。
吟诵一首诗句,徘徊三次,阳光下人影直立。
孤雁从云中飞来,对着我鸣叫呖呖。
这时才知道晴天的美好,万物各有适应之处。
转瞬之间,片片云彩生起,雪花大如席。
伟大啊真伟大,造物主的安排真是戏剧。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景华,号少华,晚号天外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开平雪霁》创作于北方的雪后,诗人通过描绘雪后清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世人不同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思考。
《开平雪霁》是一首描绘雪后景色的诗作。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后的山川景象以及人们的不同处境。开篇即描绘了雪霁后的高山与荒野,体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接着,诗人通过“猎猎大风寒,杳杳远天碧”的描写,传达了冬季的寒冷与清澈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腐儒策蹇驴”,用以反映当时社会中某些知识分子的无奈与迷茫,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而“一吟三徘徊”则表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坚持与执着,显示出诗人对文字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最后,诗人感叹“伟哉复伟哉,造物真戏剧”,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赞美,强调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社会乃至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不同人生态度的观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腐儒”指的是:
A. 高尚的士人
B. 腐朽的书生
C. 富有的商人
D. 公正的裁判
诗中“雪花大如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雪花很小
B. 雪花厚度很大
C. 雪花像纸一样轻
D. 雪花飘落很快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C. 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