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11
闻进士贩茶
——梅尧臣 〔宋代〕
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
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
津头吏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
却来城中谈孔孟,言语便欲非尧汤。
三日夏雨刺昏垫,五日炎热讥旱伤。
百端得钱事酒卮,屋里饿妇无糇粮。
一身沟壑乃自取,将相贤科何尔当。
在四五月间,山园里的茶叶丰盛,江南的贩茶者像豺狼一样窃贩。
那些顽劣的年轻人冒险攀登山岭,夜晚成群结队如刀枪般行进。
那些浮浪的书生也贪图利益,把史书和经书当成盗贼的囊袋。
码头的官兵虽然抓住了他们,然而官府却只心疼他们的儒生衣裳。
他们回到城市中谈论孔孟,言辞中竟欲否定尧、汤的圣德。
经历三天的夏雨令人昏沉,五天的炎热又讥讽了干旱的痛苦。
各种事情都在为赚钱而忙碌,屋内却有饥饿的妇女没有粮食。
这一身的沟壑(困境)都是自找的,将相和贤能的科举又有什么用呢?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诗歌与散文,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闻进士贩茶》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风气浮躁,贩卖茶叶等小商贩屡见不鲜,诗人借此揭示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贪婪。诗中反映了当时读书人浮躁的心态与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深刻批判。
梅尧臣的《闻进士贩茶》通过描绘江南贩茶者的生活,深刻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贪婪。全诗共八联,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贩茶者的凶狠与书生的贪婪相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不安。开篇便以“山园茶盛四五月”引出主题,接着描述江南贩茶者如豺狼般的行为,展现了贩茶者的无情与社会的混乱。
“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出贩茶者在山岭间的险恶环境中依然毫不畏惧的景象,显示出他们的无畏与狡诈。接下来的“浮浪书生亦贪利”则将视角转向那些原本该追求学问的书生,他们同样沉迷于利益的追逐,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困境中迷失的现状。
诗的最后两句则以“将相贤科何尔当”结束,作者以此质疑科举制度的公正性,暗示即使获得了功名,最终能否得到尊重与幸福仍然是未知的。整体来看,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困境,更展现了整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深刻而耐人寻味。
全诗揭示了社会的贪婪与不公,批判了时代的浮躁与知识分子的迷失。通过对贩茶者与书生的描绘,表达了人性的弱点,以及对儒家理想的反思与质疑。
诗中提到的贩茶者被比喻为什么动物?
诗中提到的书生最初应该追寻什么?
“将相贤科何尔当”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