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6
寄题郢州白雪楼
梅尧臣
楚之襄王问於宋玉,
玉时对以郢中歌。
歌为白雪阳春曲,
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
至此和者才数人,
乃知高调难随俗。
後来感慨起危楼,
足接浮云声出屋。
中古客应无,
怊怅鲲鱼孟诸宿。
楼倾复构春又春,
酒泻琉璃烹锦鳞。
青山绕栏看不尽,
眼穿荡桨石城人。
去知何在,
寒花雨歛自生嚬。
今闻太守新梁栋,
试选清喉可动尘。
楚国的襄王曾向宋玉询问,
宋玉便在郢中吟唱歌曲。
那首歌是《白雪阳春》,
开始时千人和唱,后来又有百人追随。
到了最后,和唱的人寥寥可数,
由此可知,高亢的调子难以随俗。
后来,我在这危楼上感慨,
似乎能听到浮云传来的声音。
古代的客人应该没有,
我对鲲鱼在孟诸栖息的情景感到怅然。
这座楼倒下又重新建造,春天又来了,
酒水倾泻如琉璃,烹制着锦鳞。
青山环绕着栏杆,让我看不尽,
眼前荡桨的石城人。
去哪里知道何在,
寒花雨歇自然生出愁苦。
如今听闻太守新建的梁栋,
试着选出清喉的声音,可以动人心弦。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严,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工于赋,兼善词。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寄题郢州白雪楼》写于梅尧臣在郢州时,反映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缅怀。诗中提到的“白雪阳春曲”与“鲲鱼”都带有历史典故,表现出诗人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这首诗涵盖了梅尧臣对音乐、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楚国的襄王与宋玉的对话,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接着通过“白雪阳春曲”这一曲目,反映出艺术的高雅与世俗的隔阂。诗人观察到,参与者的数量逐渐减少,象征着高调的艺术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可与追随,显示了对艺术理想的无奈感。
在描写楼阁时,诗人感慨浮云声出屋,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领悟。古代的“鲲鱼”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但在现代的现实中,却感到孤独与失落。诗中的意象“青山绕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陶醉,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思索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深刻而富有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高雅艺术及人生哲理的追求,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失落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在回望历史的同时,强调了艺术的孤独与高贵,展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雪阳春曲”象征什么?
“楼倾复构春又春”中的“春”象征什么?
诗人对“鲲鱼”的提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