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

时间: 2025-05-06 02:03:27

诗句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

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27

原文展示: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
作者: 温庭筠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
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白话文翻译:

在南沙的沙碛上,惊起了大雁,飞雪漫天。
我手中握着玉制的连环,金色的箭矢,年年都在征战。
画楼中充满了离愁,华丽的屏风空荡荡,只有杏花依然绽放红艳。


注释:

  • 碛南沙: 指的是沙漠中的沙砾地,特指南方的沙土。
  • 惊雁起: 指大雁受到惊吓而飞起,表现出一种急迫和不安的情绪。
  • 飞雪千里: 描述远方的景象,意指大雪覆盖了千里之地,营造出一种寒冷和孤寂的氛围。
  • 玉连环: 玉制的饰物,象征着美丽与珍贵。
  • 金镞箭: 金制的箭矢,象征着战争与征战的残酷。
  • 画楼: 指精美的楼阁,通常用来描绘富贵人家的居所。
  • 离恨: 离别的愁苦与怨恨,表现出思念之情。
  • 锦屏: 精美的屏风,象征着奢华与美丽,但在此空荡荡,显得孤独。
  • 杏花红: 杏花的红色,象征着美丽与生命的延续。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玉连环”与“金镞箭”可以联系到古代士人的装备与装饰,而“大雁”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或离别的愁苦。诗中的“飞雪”也可以视为一种象征,暗示着战乱带来的冷酷与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青雀山人,唐代著名的词人及诗人,擅长描写离愁别恨,其作品多具有浓厚的感伤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争与离愁,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痛。


诗歌鉴赏: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深刻的离愁与对战争的无奈。诗的开头以“碛南沙上惊雁起”引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看到大雁在寒风中惊飞,带出一种紧迫感和不安。接下来的“飞雪千里”,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玉连环,金镞箭”一联,既是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也是对战争的反思。美丽的饰物在战争面前显得无力,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和对美好生活的破坏。而“画楼离恨锦屏空”的描写,更是将离别的愁苦推向高潮,空荡的屏风与绽放的杏花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心的深刻洞察,展现出温庭筠作为词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碛南沙上惊雁起: 描绘了在南沙的沙碛上,大雁因惊吓而起飞,暗示着一种动荡不安的情绪。
  2. 飞雪千里: 远方的飞雪覆盖大地,给人一种寒冷孤寂的感觉,可能象征着战乱带来的痛苦。
  3. 玉连环,金镞箭: 对比美丽的玉器和残酷的战争武器,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厌恶。
  4. 画楼离恨锦屏空: 描绘了画楼中离愁别恨的情景,空荡的锦屏象征着失去的美好与孤独。
  5. 杏花红: 最后的杏花依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尽管周围充满了离愁与战乱。

修辞手法:

  • 对比: 使用“玉连环”与“金镞箭”的对比,突显了战争与美好生活的鲜明反差。
  • 拟人: “惊雁起”使得大雁似乎有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意象: 诗中的自然意象丰富,既有沙碛、飞雪,又有杏花,形成了独特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悲伤的离别与对战争的反思,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无情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人性关怀与社会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常象征游子与思乡之情。
  • : 代表寒冷、孤独的情感。
  • 玉连环: 象征美好与珍贵,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 金镞箭: 象征战争与死亡,体现对暴力的控诉。
  • 杏花: 代表美好与生命的延续,尽管在动荡中依然盛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雁”的起飞象征着什么?

    • A) 欢快
    • B) 惊慌
    • C) 归来
    • D) 旅行
  2. “玉连环”与“金镞箭”的对比体现了什么主题?

    • A) 战争与和平
    • B) 美丽与丑陋
    • C) 爱情与友情
    • D) 生活与死亡
  3. “画楼离恨锦屏空”中“空”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空荡荡
    • B) 空气
    • C) 空想
    • D) 空间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柳宗元的《江雪》

诗词对比: 温庭筠的《蕃女怨》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离愁与战争带来的痛苦,而后者则强调了把握当下的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温庭筠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温庭筠诗词研究》
  3. 《唐代文学与文化》

这些书籍可为深入理解唐代诗词和温庭筠的作品提供更多的背景和分析。

相关查询

和萧伯振祷雨 见周子叶充舍人叙怀 督诸军求盗梅州,宿曹溪,呈叶景伯、陈守正 胡达孝水墨妙绝一世为余作枯松孙枝石间老柏谢以长句 刘村渡二首 其二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木犀芙蓉盛开 清晓行散 憩楹塘驿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明妇人 霜畦 的的确确 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肚脐眼儿 打流 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因利乘便 辨理 识途老马 戈字旁的字 敏隽 釒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亡猿灾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