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30
仁祠写露宫,长安佳气浓。
烟树含葱蒨,金刹映茸。
绣户香焚象,珠网玉盘龙。
宝题斜翡翠,天井倒芙蓉。
幡长回远吹,窗虚含晓风。
游骑迷青锁,归鸟思华钟。
云栱承跗逦,羽葆背花重。
所嗟莲社客,轻荡不相从。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寺的美丽景象。仁祠的形象如露珠般清新,长安的气候温润而迷人。烟雾缭绕的树木生机盎然,金色的寺庙在翠绿的草丛中闪耀。香气从绣花的门窗飘出,象征着丰盛的珍宝和美丽的装饰。天井里的芙蓉花倒映在水中,显得格外娇艳。旗帜随风摇曳,窗外传来清晨的微风。游骑兵迷失在青葱的锁链中,归来的鸟儿思念着华美的钟声。云层托起高耸的廊柱,羽扇在花丛中轻轻摇曳。诗人感叹,莲社里的客人轻盈地荡漾,而彼此却难以相随。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湘东,唐代著名诗人和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诗人可能在长安寺游览时受到美景的启发。长安在唐代是繁华的都城,文化和宗教氛围浓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长安寺的美丽与宁静。
这首《长安寺》展现了温庭筠对长安寺的深情眷恋和细腻观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烟树”、“金刹”、“芙蓉”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外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生活的哲思,诗人在细节中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入了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尽管身处美景之中,客人之间的相互疏离,反映了人世间的孤独感。这种情感的深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意味,让人感到美丽之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富有韵味。例如,“烟树含葱蒨,金刹映茸”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意象,展现了长安寺的美丽与和谐,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刹”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宗教辉煌
c) 友情
“游骑迷青锁”中“青锁”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锁链
b) 绿色的景色
c) 忘却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谊的期待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