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2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24:16
济源县裴公亭
作者: 钱若水 〔宋代〕
裴相亭成未退身,
空烦舞袖与歌尘。
至今亭下萧萧竹,
似对秋风怨主人。
这首诗描写了裴公亭的情景,诗人虽然未离去,但内心却充满了烦恼。亭下的竹子在秋风中萧瑟,似乎在怨恨着主人没有好好珍惜这段时光。
钱若水,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往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午后,诗人可能在裴公亭静坐,感受着周围的自然景色,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孤独。
这首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诗的开头“裴相亭成未退身”,直接引入了作者的身世背景,亭的存在象征着一种归属感,但紧接着的“空烦舞袖与歌尘”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烦闷与不安。诗中“舞袖”与“歌尘”的结合,展示了人在喧嚣环境中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随后的描写转向亭下的竹子,“至今亭下萧萧竹”,通过竹子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惋惜。竹子在秋风中的摇曳,似乎在传达一种怨恨,暗指对主人不珍惜的埋怨,给人一种深沉的悲凉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清雅中透着一丝萧瑟与哀怨,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裴公亭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孤独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孤独感?
A. 亭
B. 竹
C. 秋风
“舞袖与歌尘”中的“歌尘”主要指什么?
A. 音乐与尘土
B. 人声与烦恼
C. 自然与宁静
诗中竹子“似对秋风怨主人”的含义是什么?
A. 对主人的怀念
B. 对人生的抱怨
C.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