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舞

《咏舞》

时间: 2025-05-10 10:13:51

诗句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

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3:51

原文展示: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舞者轻盈的姿态。她低下身子,佩戴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她举起袖子,轻轻拂动着罗绸衣裳。此时,她的身影在檐下飞舞,仿佛是燕子起飞,映衬着雪花如花瓣般飞舞。

注释:

  • :形容金属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
  • 玉佩:佩戴的玉制饰物,常用来装饰,象征高雅。
  • 罗衣:用细薄的丝织成的衣服,通常用于舞蹈或表演。
  • 对檐:指屋檐,形容舞者在屋檐下舞动。
  • 疑燕起:像燕子一样轻盈地起舞。
  • 映雪似花飞:形容舞者的动作优雅,仿佛雪花在空中飞舞,富有诗意。

典故解析:

“燕”在古诗中常象征轻盈与自由,古时燕子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而“映雪”则暗示了洁白、纯净的美感。这些意象常用来描绘舞者的优雅与灵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德言是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典雅著称,常关注生活中的细腻美感。

创作背景:

《咏舞》创作于隋代,一个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受到重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舞蹈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诗歌鉴赏:

《咏舞》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舞者的优雅与灵动。诗的开头“低身锵玉佩”,通过声音引发读者的注意,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接着“举袖拂罗衣”,舞者的动作被描绘得轻柔而富有韵律,仿佛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后两句中,“对檐疑燕起”将舞者的形象与燕子相提并论,突出了她轻盈的舞姿。而“映雪似花飞”则将舞者的舞姿与雪花相联系,增添了诗的意象之美。整首诗的意境如梦如幻,展现了舞蹈带来的美好感受,传递出一种超然的艺术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低身锵玉佩:舞者身姿低伏,佩戴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音,象征着她的优雅与轻盈。
  2. 举袖拂罗衣:她高高举起袖子,轻轻拂动着罗衣,展现出舞者的灵动与柔美。
  3. 对檐疑燕起:在屋檐下,她的舞姿轻盈如燕,给人以飞翔的感觉。
  4. 映雪似花飞:她的舞动仿佛雪花在空中飞舞,形态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与燕子、雪花进行比喻,突出了舞者轻盈与优雅的特质。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舞者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舞蹈的美感与艺术魅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佩:象征高贵与优雅。
  • 罗衣:代表轻盈与灵动。
  • :象征自由与轻快。
  • :象征纯洁与美丽。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舞者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轻盈灵动的艺术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低身锵玉佩”中的“锵”指的是什么? A. 低声
    B. 清脆的声响
    C. 轻轻的动作

  2. “映雪似花飞”中的“映雪”指的是什么样的意象? A. 纯洁
    B. 动感
    C. 轻盈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舞蹈的赞美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丽人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丽人行》相比,萧德言的《咏舞》更侧重于舞者的轻盈与优雅,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强调对女性美的赞美与情感的复杂性。两者都展现了对艺术美的追求,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隋唐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咏舞》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赠周节推宠姬) 踏莎行 春日永丰村庄访女 踏莎行 春寒 踏莎行 二孙殇 踏莎行·锦瑟尘生 踏莎行 香颊啼痕 踏莎行 月奁匀面 踏莎行 金盆沐发 踏莎行 刘道长生子 踏莎行 送童推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鹰爪 通俗 大大小小 出头鸟 殳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血气方壮 風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操身行世 超伦轶群 背公循私 金字旁的字 蹭坐 嘴甜心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