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10
《木兰花慢》
作者: 王恽 〔元代〕
壮东南一柱,分阃寄,事非轻。
见雨露思纶,河山带砺,勋府元盟。
依依汴堤杨柳,甚一朝光彩动旗旌。
晓日千梁浮蝀,春风百雉严城。
临轩鼙鼓正凝情。忠孝旧家声。
看奕世功名,麒麟高阁,宛转丹青。
绿波北潭花影,又一年春好是清明。
彩袖一杯寿了,望中三楚云平。
这首词描绘了东南一带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雨露滋润着土地,河山铸就了英雄的理想。汴堤的杨柳依依,似乎在诉说着光辉的过去。晨曦中,船只在湖面浮动,春风拂过,城墙显得格外庄严。鼓声在窗前响起,情感正浓,忠孝的家声依旧。看着历代的功名,仿佛见到了高阁上的麒麟,画中的景象宛如现实。北潭的花影在春日中摇曳,清明时节又一年如故。举杯祝寿,远望三楚的云平如洗。
王恽,字子干,号逢吉,元代诗人,出身于江苏,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受到了唐诗和宋词的影响,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题材。
《木兰花慢》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王恽以此词表达了对家国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描绘的春景和家国情怀,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气息的词作。开篇的“壮东南一柱”便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传达出诗人对东南大地的自豪感。接着,词中通过“见雨露思纶”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雨露滋润了土地,象征着希望和繁荣。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历史结合,借助河山的坚固,表达了对家国的忠诚。
词中“依依汴堤杨柳”一句,令人联想到温柔的春风和依依的春柳,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晓日千梁浮蝀,春风百雉严城”则描绘了晨曦中的宁静与安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最后,词尾以“彩袖一杯寿了”收束,既是对生活的祝福,又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整首词通过山水风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理想,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
“壮东南一柱,分阃寄,事非轻。”
“见雨露思纶,河山带砺,勋府元盟。”
“依依汴堤杨柳,甚一朝光彩动旗旌。”
“晓日千梁浮蝀,春风百雉严城。”
“临轩鼙鼓正凝情。忠孝旧家声。”
“看奕世功名,麒麟高阁,宛转丹青。”
“绿波北潭花影,又一年春好是清明。”
“彩袖一杯寿了,望中三楚云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忠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它不仅是对春天的颂歌,也是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木兰花慢》是由哪位作者创作的?
词中提到的“依依汴堤杨柳”表达了什么情感?
词的结尾部分提到的“彩袖一杯寿了”是在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