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8:10
木兰花慢 陪安参政宴吴山盛氏楼
作者:张野(元代)
爱吴山佳处,凝望际,眼增明。正帘卷江涛,屏开罨画,境接蓬瀛。
中朝相君宽厚,领太平歌吹宴簪缨。
巧啭雏莺锦字,哀弹小雁银筝。
人生乐事古难并。清兴卷沧溟。
恨老矣刘郎,病馀司马,慵举瑶觥。
登临不留一语,怕风烟笑我太无情。
收拾新诗未了,钱塘落日潮生。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吴山美丽景致下的感慨,他眺望远方,眼中愈发明亮。正当帘子卷起江涛,屏风打开山水画卷,境界接连着仙境。中朝的君王宽厚仁爱,满座宾客歌声阵阵,身着华服的文人们欢聚一堂。
巧妙地弹奏着小鸟的歌声,哀怨地弹奏着小雁的旋律。
人生的乐事古往今来难以并列,清兴如同卷起的沧海。
我恨自己已经老去,像刘郎那样,病后难以举杯。
登高望远却不愿说一句话,唯恐风烟会笑我太无情。
整理未完成的新诗,钱塘江的落日潮水又开始涌动。
作者介绍:张野,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陪同安参政宴请之际,表达了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对人生、友情和时间流逝的思索。
这首《木兰花慢》通过描绘吴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在宴席之上的感慨与思考。开头几句便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盛宴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对中朝的赞美,隐含着对国家安定繁荣的向往与珍惜。在宴会中,歌声和乐器的声响交织,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但随后的歌词却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恨老矣刘郎”,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诗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产生了反思。最后一句“钱塘落日潮生”则以自然景象结尾,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词以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山”象征什么?
A. 历史
B. 美丽的自然环境
C. 战争
诗人对“刘郎”的感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国家的忧虑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钱塘落日潮生”意在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过去的留恋
答案: 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野的《木兰花慢》与辛弃疾的《青玉案》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但辛弃疾的作品更多地强调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冲突,而张野则更注重于自然美与人际关系的和谐。